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戏曲艺术、乐舞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舞蹈伴随着人类的生存活动和生产活动而逐渐产生、发展以至演进。西汉时代特别是汉武帝时期,舞蹈有了重大发展:一是楚舜的兴盛,蕃名的《大风歌》《鸿鹄舞》汉人皆知为楚声。二是向外域开放,使内地舞蹈发生了变化。笛、箜篌的传入改变了音乐的旋律和情调。三是俗乐地位上升,宫廷舜以新的生命力。汉武帝在中央设立乐府,专门管理俗乐,出于这些原因,使得汉代成为我国舞蹈发展的算一个高峰时代。

——摘编自韩霞《中国古代舞蹈》

材料二 由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极端尖锐化,单纯的歌舞比较难以达到表现人民痛苦生活和反抗精神的艺术要求,因此,戏曲舞蹈逐渐融合到戏曲之中,戏曲舞蹈逐渐兴盛。戏曲舞剧直接承了唐歌舞大曲艺术,经过艺术家的创造形成了完整的培训体系和表演方法。戏曲异的表演主要包括几种类型:程式性表意动作、念白演唱时的表情身段、技巧性功夫表演如水袖等。

——摘编自袁禾《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

乾隆八十大寿,各处地方戏班纷纷进京,彼此又有相互观摩的机会,而徽班能采纳汉秦腔,加上昆曲等各种来源的唱腔与音乐,遂糅合雅俗唱腔于一炉,混合弦乐与管乐器为伴奏,更广泛地收纳不同剧种的演技特色,剧情多以形象地宣传道德、高台教化为主。形式上继承了传统美学“有无相生”“主象尽意”的写意性,终于发展为京戏。京戏取精用宏,既较地方戏精致,又较昆曲易懂,于是压倒了各种地方戏,上至宫廷公卿,富商大贾,下至贩夫走卒,皆成为京戏广泛观众群。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出现古代舞蹈发展高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戏曲的特点,并结合时代背景简析戏曲在当时流行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艺术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
2021-11-14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