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戏曲艺术、乐舞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神是人,鬼是人,人也是人,一二人千变万化:车亦步,马亦步,步行亦步,三五步五湖四海”。这说明的是
A.浪漫主义的灵动风格B.中国书画的写意特征
C.现实主义的典型塑造D.京剧表演的虚拟艺术
2016-11-27更新 | 436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东枣庄三中高二10月学情调查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清廷从政治标准出发,多次颁布法令,对民间戏曲进行干预,禁唱词曲;同时,清政府尤其是乾隆后期又召集民间不同的戏班进宫演唱,供他享乐。清廷的上述做法(  )
A.使京剧艺术带有强烈的阶级性
B.使京剧在当时具有雅俗共赏性
C.改变了戏曲的教化和娱乐功能
D.客观上为京剧的产生提供了空间
2018-02-06更新 | 349次组卷 | 33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明末清初书画家陈洪绶说:“今有人焉,聚徒讲学,庄言正论,禁民为非,人无不笑且诋也。伶人献俳,喜叹悲啼,使人之性情顿易,善者无不劝,而不善者无不怒,是百道学先生之训世,不若一伶人之力也。”其意在强调
A.理学正统地位的动摇
B.戏曲艺术的批判现实性
C.戏曲艺术的教化作用
D.世俗文化源于大众生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京剧脸谱艺术是中国传统戏曲的脸谱。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迈、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使观众能口视外表,窥其心胸。由此可知,京剧脸谱艺术(       )
A.正确评判了历史人物B.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C.折射了社会伦理秩序D.表明了京剧艺术成热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以后士风颓糜,诸多士大夫狂荡不羁、沉溺声色,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迷恋于戏曲。明人陈琬《旷园杂记》说,嘉靖四年(1525年)有一位解元周诗,当乡试发榜时,别人都争去省门看榜,他却在戏园里演戏,“门外呼周解元声百沸,周若弗闻,歌竟,下场始归”。

材料二   戏曲通过参与祭祀灶火等民俗活动,成为一种与民众的宗教仪式、年节庆典、春祈秋报、红白喜事浑融一体的民俗艺术,成为民间文化娱乐方式的主要承载物。清人焦循说:“郭外各村,于二八月间,递相演唱,农樵渔夫,聚以为欢,由来久矣。”是对当时平民戏曲生活的生动写照。

材料三   乾隆五十五年,三庆徽班进京,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独擅梨园,因此京剧的前身即为徽剧。道光年间汉调进京,于是形成徽、汉合流,促成湖北的汉调与安徽的徽调融合,京剧逐渐形成。京剧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经过几辈优秀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执着探索,最终成为代表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材料四   京剧被称为“国剧”“国粹”,逐渐走向世界,被世界所认可。但有人认为,京剧发展到今天,已不适应现代人的欣赏口味,任其衰亡就是了;另一种观点认为,京剧是原汁原味的国粹,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应该原封不动地加以保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明清时期戏曲艺术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归纳京剧形成并迅速发展的原因。
(3)结合材料四,你认为应该怎样看待当前的京剧艺术?为什么?
6 . 京剧大师梅兰芳曾讲:“在我们学戏以前,青衣、花旦两工,界限是划分得相当严格的。”青衣必须是“抱着肚子唱”,“直到前清末年,才起了变化。首先突破这一藩篱的是王瑶卿先生,他注意到表情与动作,演技方面才有了新的发展。”这反映了京剧艺术
A.重视表演的规范性
B.虚拟性动作被取消
C.融合多种艺术手段
D.在发展中不断创新
7 . “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描述的中国传统艺术是
A.魔术
B.戏剧
C.绘画
D.杂技
2019-07-23更新 | 155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4届山东省桓台二中高三第二次段测历史试卷
8 . 1598年,汤显祖的《牡丹亭》塑造了不顾生死追求爱情的杜丽娘的经典形象。约三年后,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借主人翁之口说出“人是多么了不起的杰作!”这一历史现象能够说明
A.爱情故事是中西方表达思想自由的共同题材
B.16世纪末17世纪初中英两国资本主义经济发达
C.戏曲表演是中西方传播人文思想的首要方式
D.这一时期中西方文明都出现人性解放的追求
9 . 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的主色是红色,曹操的是白色,包拯的是黑色……你认为“红脸”表示
A.忠勇正义
B.奸诈狡猾
C.凶猛残暴
D.刚直果敢
2018-11-08更新 | 195次组卷 | 26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省济南市金牌一对一2019届高三高考复习古代史专题练习历史试题
10 . 京剧的前身即为徽剧,原来以唱二簧调为主,兼唱昆腔吹腔、四平调拨子等,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扬州的三庆徽班进京,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逐步发展为今天的国剧。据此可知京剧艺术得到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贴近生活,联系百姓
B.文武兼修,角色齐全
C.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D.政策鼓励,题材广泛
2018-06-22更新 | 230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