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戏曲艺术、乐舞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学精神的集大成者,在戏里,一张桌子可以看成是一张床或一座山峰,一根鞭子可以代表一匹马或一头驴,演员做出开门或关门的动作就代表这里有扇门。据此可知,京剧(     
A.体现出市井文化的特有魅力
B.标志着戏曲艺术走向成熟
C.具有象征与虚拟的艺术特色
D.实现了娱乐和审美的统一
2 . 京剧脸谱各具特色,悲剧人物西楚霸王项羽,嘴角下撇,面带哭相,虽不失庄重,却也预示着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命运;关羽“赤胆忠心”,自然画红脸;包拯“铁面无私”则黑脸非他莫属。由此可知,京剧脸谱
A.与现实生活完全脱节B.渗透人们的价值取向
C.表现形式单一无变化D.反映了社会发展进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元杂剧作家通过戏剧中“修齐治平”实践历程来塑造理想人格,颂扬穷困环境中固穷守志的道德品格,困厄境遇中经济天下的入世精神,以及面对艰险时知天命、尽人事的刚健人格。据此可推断元杂剧(     )
A.旨在宣泄文人不满情绪B.标志戏曲艺术走向成熟
C.蕴含儒家精神D.塑造英雄形象
4 .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盛誉元杂剧:“元剧自文章上言之,优足以当一代之文学。又以其自然故,能写当时政治及社会之情状,足以供史家论世之资者不少。”王国维积极肯定元杂剧的主要依据是
A.元杂剧深刻体现了元朝社会的民族压迫
B.元杂剧真实记载了元朝政治黑暗
C.元杂剧反映时人的思想观念和世态民风
D.元杂剧是元朝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2020-01-07更新 | 186次组卷 | 19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段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饮酒仰脸要翻手,喝茶平饮微低头,丑角总要多出相,其他人物要遮口。”这句谚语是下列哪一艺术形式的体现(  )
A.书法B.京剧C.剪纸D.绘画
6 . 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而采用某些色彩的,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如红色脸谱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黑色脸谱表示豪爽粗暴、刚正不阿。由此可知,京剧脸谱艺术
A.注重人物性格的多变B.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C.折射了社会伦理秩序D.表明了戏剧艺术成熟
2020-07-12更新 | 884次组卷 | 60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图是京剧中的道具马鞭。手持马鞭在戏台上走几圈,意味着已经翻越了千山万水,由一个城市到达了另外一个城市。这表明京剧的特点是
A.多种艺术的综合性
B.时间的同步性
C.场景的虚拟化
D.表演的程式化
8 . 明中期,昆剧在苏州一带大盛,并向南传播到嘉兴、杭州等地,向北传播到无锡、镇江等地;万历年间,昆剧沿运河越过长江继续北上到达北京。昆剧的传播反映了
A.文化重心与政治重心渐趋重合
B.江南地区经济文化落后于北方
C.交通状况影响文化的交流传播
D.戏曲推动了地区间的文化交融
2019-07-08更新 | 1139次组卷 | 32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理)试题
9 . “京剧的形成是有清以来最为重要的文化现象。清代戏曲一方面是各种声腔纷纷兴起,互相争胜;另一方面又彼此交流,实行新的综合。没有新的综合,就不会有曲调丰富、艺术表现力强大的大型新剧种的出现。”材料反映了京剧
A.是戏曲融合演变的成果B.已成为“百戏之祖”
C.标志着古代戏曲的成熟D.是古代戏曲的高峰
2020-03-27更新 | 211次组卷 | 63卷引用:甘肃省张掖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
10 . 宋以来的民间戏曲小说,凡是才子佳人的题材,男主角必定是个读书人,多半是秀才。但才子若要抱得美人归,实现大团圆,必定得进京赶考,考个状元。这反映了宋代以来
A.市井文化反映社会价值取向
B.主流思想借助戏剧传播
C.文学作品推动科举制发展
D.读书做官成为社会风尚
2019-01-07更新 | 470次组卷 | 37卷引用: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柳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