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戏曲艺术、乐舞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下图是民国时期的一张戏单(戏曲演出广告),从中可以看到该戏班继承了昆曲的(     
A.“水磨腔”B.曲牌体C.“折子戏”D.脚色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元杂剧作家通过戏剧中“修齐治平”实践历程来塑造理想人格,颂扬穷困环境中固穷守志的道德品格,困厄境遇中经济天下的入世精神,以及面对艰险时知天命、尽人事的刚健人格。据此可推断元杂剧(     )
A.旨在宣泄文人不满情绪B.标志戏曲艺术走向成熟
C.蕴含儒家精神D.塑造英雄形象
3 . 京剧的前身即为徽剧,原来以唱二簧调为主,兼唱昆腔吹腔、四平调拨子等,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扬州的三庆徽班进京,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逐步发展为今天的国剧。据此可知京剧艺术得到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贴近生活,联系百姓
B.文武兼修,角色齐全
C.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D.政策鼓励,题材广泛
2018-06-22更新 | 230次组卷 | 18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梅兰芳在晚年写的《五十年来的国剧》一文中说:“现在的观众对于国剧(按:台湾人对京剧的叫法)只重视其艺术,对于剧本之意义,则不甚注意,这对于用戏剧推行社会教育,有点损伤。”他意在强调
A.京剧艺术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B.京剧艺术应该重视社会教化的功能
C.京剧剧本应该是先进文化的代表
D.京剧艺术代表中国戏剧的最高水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