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时代。”下列文化艺术成就彰显了这一时代解放特征的是
A.戏曲象征虚拟表意的传统开始形成B.文人多画山水寄托分裂动荡之痛
C.小说着眼民风世情反纲常之道而倡D.书法尚韵,重在表现自我追求风骨
2021-04-29更新 | 185次组卷 | 45卷引用:重庆綦江区2017—2018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高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魏晋之前,无论钟鼎铭文还是篆、隶皆板正规矩,而汉末魏晋短短二百年就形成了楷、行、草三种汉字主要书体,书法艺术迎来第一个发展高峰。促使这一时期书体书艺发展的客观因素是
A.文人阶层的精神觉醒B.公文书写的日益频繁
C.书写材料的重大变化D.书法大家的艺术探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所示是一幅古代书法名作,从中可以看出
A.秦代书法篆刻的艺术共融B.唐代狂草的抒情写意
C.晋代由行入草的书法风貌D.宋代楷书的疏密适宜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国家宝藏》栏目曾介绍过故宫博物院藏品《上阳台帖》,它是唐朝诗人李白唯一传世的书法作品,全卷苍劲雄浑而又气势飘逸,用笔纵放自如,快健流畅,法度不拘一格,与“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意境相似。与该作品风格类似的书法作品是
A.
B.
C.
D.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唐代书法家张旭曾说:“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据此可知,张旭书法呈现出
A.书写结构的严整性B.书写气象的灵动性
C.书写笔画的繁杂性D.书写技法的内敛性
2020-07-09更新 | 9340次组卷 | 89卷引用:重庆市巫山县官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有人对一幅书法作品有这样的评价:“结字大小不一,或长或短,或平正或依斜,皆随字形和性情而定,行字不求垂直匀称,行距不求密疏划一,这就决定了此贴的错落跌宕、变幻莫测的整个面貌。”该作品是
A.篆书B.隶书C.楷书D.草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人对书法字体的特色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秦朝标准字体的评述是
A.“状如龙蛇,钩连不断”
B.“结体扁平,方劲古拙”
C.“笔画圆弧,富有奇趣”
D.“不真不草,流动奔放”
2019-11-06更新 | 109次组卷 | 29卷引用: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有人认为,“篆”代表了远古时期的人们对大自然(天)的敬畏感,所以篆字图形犹如天上的星辰;隶书则代表了人开始进入了自身的生存环境,对大地广袤的思考;而楷书出现的时期就是被认为人类自身开始觉醒的时期。其意在说明
A.中国书法具有天人感应的精神
B.字体演变助推了自然科学发展
C.社会进步推动了人文精神发展
D.书法进步须借助对哲学的反思
2019-10-10更新 | 772次组卷 | 49卷引用:重庆市万州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在中国古代的书法传世作品中,有一类不论单一线条的造型,还是不同线条间的组合变化,文字的可读性完全让位于书写时的情结表达,或喜怒、或穷困、或忧悲、或怨恨……种种情致尽现于线条的纵横跳跃、连绵环绕之中这类作品的字体形式是
A.篆书
B.楷书
C.行书
D.草书
2019-08-26更新 | 218次组卷 | 18卷引用:重庆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张芝是东汉著名书法家,其“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下列书法作品与张芝所擅书法字体一致的是
A.
B.
C.
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