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等科技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科学革命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下列各选项中,符合这一规律的是
A.牛顿力学体系—蒸汽机—工业革命
B.内燃机—汽车、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
C.电磁感应理论—电动机、发电机一一电力工业
D.相对论—电子计算机——第三次工业革命
2020-11-19更新 | 131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西省应县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卷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歇动力。”在漫长的古代文明进程中,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领域群星璀璨,卓越的创新文化成果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有些还成为近代文明的助推剂或催化剂,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发展。但在近代影响人类进步的科技革命中,我们却找不到中国人的身影。

材料二   董仲舒是汉朝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在当时就享有“群儒之首”的声誉,在中国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

——摘自冯天瑜等:《中国文化史》

材料三   1969年,美国国防部为了能在核战争爆发时保障军队内部的通讯联络,建立了由4台计算机互联而成的实验性分组交换网络——阿帕网。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建立了一个名为NSFnet的高速信息网络,取代阿帕网成为互联网的主干网,并向全社会开放,使互联网进入以资源共享为中心的服务阶段。1991年,欧洲核子物理中心发明了用超文本链接网页的环球网(WordWideWeb,缩写为WWW),也称为“万维网”,从而创造了全新的文献检索和查阅方法,使得互联网成为一个巨大的信息库。

材料四   信息泛滥、网上黄毒、沉溺于网络以及利用网络犯罪等等,也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面对爆炸的信息,人们有可能反而对自己的生命缺少体验,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逐渐减退乃至消失。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中国“成为近代文明的助推剂或催化剂”的科技发明,并分别说明理由。
(2)据材料二分析材料一中“在近代影响人类进步的科技革命中,我们却找不到中国人的身影”的思想因素。
(3)根据材料三指出计算机网络出现的直接原因。概括其发展过程。
(4)材料三、四给予我们什么启示?
2020-10-1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涑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865年,法国的儒勒·凡尔纳撰写的《 从地球到月球》《 环绕月球》等科幻小说以其天才的想像,掀起人们对宇宙航行的极大热情。近一个世纪后,人们惊奇地发现2 0世纪中的诸多发明创造, 如飞机、 潜艇、 坦克等在凡尔纳的小说中都可以找到原型。下列最有助于凡尔纳科幻的是
A.蒸汽机的使用与推广B.量子论
C.电学等物理学研究的突破D.相对论的提出
4 .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下,“大烟囱工业”“夕阳工业”(如钢铁采矿)比重逐渐下降,而电子、原子能、生物工程等“朝阳工业”迅猛发展。它充分说明这次科技革命
A.进一步引起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B.使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C.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D.使科技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2020-07-22更新 | 706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70—1918年世界历史大事(部分)


——据刘宗绪《世界近代史》等整理


学习历史不仅要关注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还要把握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揭示历史演进的规律和趋势。整体把握材料信息,提出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6 . 下面时事漫画中,美国总统杜鲁门背靠着陆军支持研发的机器陷入沉思。这个已被关闭数日的“庞然大物”上写着“美国共和党对电脑的高投入不可控”,而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人们对这台新式“机器”也议论纷纷。对该漫画主旨解读正确的是

A.现代科技发展加剧了军事竞争B.冷战导致了互联网技术的诞生
C.信息时代的到来经历艰难历程D.社会舆论阻碍科学技术的发明
7 . 在无线电和电视时代,工人的物质生活提高到中产阶级的水准。与此同时,人们的闲暇大多花在听广播、看电视上。这表明
A.科技发展缓和了社会各种矛盾B.科技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C.科技进步使人们摆脱精神空虚D.社会各阶层贫富差距逐渐消失
8 .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中说:“互联网形成了一个‘扁平的世界平台’,使得每一个人能够以个体的形式采取全球行动。”此观点意在说明
A.人们可利用互联网创造财富B.互联网给全球安全带来保障
C.互联网有利于彰显人的个性D.人们可借助互联网实现平等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国,在人心不在技艺”;“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

——(清)大学士倭仁

材料二   “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这便是当前世界思想的一个转折点”。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1920年)

材料三   2015年,斯蒂芬·霍金警告称,在接下来的100年内,随着在科学技术领域获得飞速发展,人类将面临自我毁灭的危险。而早在2014年,霍金就警告称,人工智能可能“意味着人类的末日”。

——摘自互联网


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身份的人物都会对科技与国家民族的盛衰和人类的命运发出不同的声音。请选择上述任意一则材料,明确写出人物的观点,并结合材料中人物的身份、时代背景理解或解释该观点。(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10 .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中说:“互联网形成了一个‘扁平的世界平台’,使得每一个人能够以‘个体’的形式采取全球行动。”此观点意在说明
A.互联网给全球安全带来危险B.人们可利用互联网创造财富
C.人们可借助互联网实现平等D.互联网有利于彰显人的个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