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等科技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2022年,ChatGPT(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问世,随后与微软等全面对接,成为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者应用程序。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倡议支付行业从业人员谨慎使用;韩国、意大利、欧盟等因使用发生重要数据信息泄漏,正在考虑设立规章制度,规范使用。由此可知,ChatGPT(       
①是人工智能技术重大突破       ②加速了人类文明的分裂
③改变了人类社会伦理道德       ④加大信息安全管理难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现代科技的一系列成果,加快了人类社会迈向现代化的步伐。下列相关成果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问世       ②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③中国大陆出现第一台自动取款机       ④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①③④②
2023-02-1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舟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已广泛运用到了智能搜索、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生活预测、人机交互等,影响到生活多方面。这反映出(     
A.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B.社会服务体系日渐完善
C.科技全球化趋势加强D.科技进步改变社会生活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征的胜利是在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下取得的,它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具有战胜任何困难的无比顽强的生命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长征的胜利,是一曲响彻云霄、震撼神州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凯歌。长征中红军所表现出来的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革命必胜的信念和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继续前进的强大动力。

——摘引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二     只有自信的国家和民族,才能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行稳致远。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我们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引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的会议名称,并简述长征胜利的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归纳21世纪以来中国在海洋技术方面所取得的尖端科技成就。伴随着现代科技进步,5G全媒体时代也随之到来,概述全媒体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
2022-12-15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2年4月,神舟十三号结束为期六个月的空间任务返回地球,快速返回技术是中国航天技术上的又一大突破。下列新中国成立后的航天科技成就,依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东方红一号”进入预定轨道
②掌握卫星回收和“一箭多星”技术
③发射“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
④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2022-12-01更新 | 141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和台州市临海市2022届高三5月选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在人类文明史和现代化研究领域,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统称,指引发科技范式、人类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革命性转变的科技变迁,是科技与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相互作用的结果。下列属于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有(     
①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使劳作方式转化为集约型   ②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逐步发展起来
③人类文化生活也出现了新的模式                           ④人的视野也产生新的变化
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22-08-28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97年,69个国家(地区)签署了《全球基础电信协定》,电报、电话、移动数据服务等电信市场相互开放。这一协定的签署(       
①大大降低了人们的通信成本                              ②标志着全球贸易网络建成
③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④促进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8 . 发展、合作、共赢是人类文明前行的必由之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电成了工业化国家重要的动力来源。电梯的出现可 以使人们将楼层加高,由此建筑业快速发展,摩天大楼得以出现;有了电,有轨电车和 地铁出现,带来城市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电自身具有正负极性,利用这些性质可以让物 质发生化学变化,由此催生了许多新的产业并引发传统产业的革命,如冶金业在没有电 之前,人类只能生产金、银、铜、铁、锡和铅等少数金属,而且很难做到精纯。但是有 了电之后,冶金业迎来新的发展,产生了其他金属和合金的制造。电还影响了各种电器 的发明,改变了社会生活。

——摘编自吴军《文明之光》

材料二   1819 世纪以来,一些欧洲的社会学家以西方工业社会为对象,研究 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 ……帕特里克 ·奥布莱恩认为,就欧洲的工业化 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对 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

——据《欧洲经济发展》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电力广泛应用带来的影响, 结合所学指出该时期生产组织形式发 生的变化并做简要评价。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角度概述 18— 19 世纪欧洲“从传统社会到 现代社会”转变的主要表现。请指出帕特里克•奥布莱恩观点的不合理之处并说明理由。
9 .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合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
A1949年,美国的黄金储备达248亿美元。到60年代末,降至90亿美元,而其中只有32亿美元可供支付给外国政府美元霸权地位完全丧失
B20世纪70年代末,自动取款机开始投入使用。20世纪末,信用卡公司出现了国际信用卡支付体系的联网电子金融与金融网络发展
C1995年,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在扩大货物生产和贸易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旅游、运输、教育等服务贸易电子商务兴起
D2010年,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8年上海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国际贸易中歧视待遇取消

A.AB.BC.CD.D
10 . 如图是1937-1987年初级品和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据此可以推知

①初级品占国际贸易的比重呈下降趋势
②二战后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开始形成
③技术革命使国际贸易结构发生了变化
④发展中国家是国际贸易的最大受益者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