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等科技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 道试题
1 . 分析1987年至1994年527所美国企业数据,发现计算机化在短期内提升了生产率,并在长期产生更大的正向效应。进一步分析 179所大型上市公司的商业实践与信息技术投资调查数据,发现由数据驱动决策的公司的生产率更高。材料反映
A.经济全球化正面效应显著B.国际经济新秩序亟待建立
C.工业产值取决于信息技术D.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生产率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学技术作用于政治文明(民主政治意识、民主政治制度、政治行为)的基本路径有二:一是经济基础;二是(思想)文化教育;反之亦然。


——整理自陈万求李丽英《论科学技术的政治功能》

材料二 2020年2月14日,美国最高立法官员佩洛西现身德国慕安会拉拢“盟友”打压华为,要求各国在建设下一代移动网络应避开华为,“中国正求通过华为来输出其‘数字专制'(digital autocracy)”,让中国主导5C“将是选择专制而非民主”。中国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制主任委员、前外交部长傅苦在场即时质问:“世界运作的方式是技术是一种工具,自从中国40年前开始改革后,引入了各种各样的西方技术,微软、BM、亚马逊在中国都很活跃。自从我们开始1G、2G、3G和4G以后,所有的技术都来自西方发达国家,而中国保持了它的政治体制,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体制取得了成功,没有受到技术的威胁。可为什么知果把华为技术引入西方国家的5G,就会威胁政治制度呢?您真的认为民主制度这么腕弱,华为区区一家高科技公司就能威胁到它

——摘编自谷智轩《观察者网》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外历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学技术与民主政治制度”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0-05-16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协作区2020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70—1918年世界历史大事(部分)


——据刘宗绪《世界近代史》等整理


学习历史不仅要关注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还要把握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揭示历史演进的规律和趋势。整体把握材料信息,提出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4 . 据统计,1970年全1979年,美国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30% 下降到13%,从事服务和信息行业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5%,上升到72%。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加大经济干预的力度B.经济滞胀影响人口的就业分布
C.新经济促进经济持续发展D.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化
5 . 下面时事漫画中,美国总统杜鲁门背靠着陆军支持研发的机器陷入沉思。这个已被关闭数日的“庞然大物”上写着“美国共和党对电脑的高投入不可控”,而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人们对这台新式“机器”也议论纷纷。对该漫画主旨解读正确的是

A.现代科技发展加剧了军事竞争B.冷战导致了互联网技术的诞生
C.信息时代的到来经历艰难历程D.社会舆论阻碍科学技术的发明
6 . 有学者指出,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该学者旨在强调
A.科技创新推动工业发展B.企业致力于新技术研发
C.科学研究以盈利为目的D.工业革命促进科技进步
2020·全国·模拟预测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0-03-21更新 | 42次组卷 | 3卷引用:文科综合历史-学科网3月第三次在线大联考(新课标Ⅱ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古典物理学进入鼎盛时期;化学也已完成了它的革命,取得了精密科学的地位并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生命科学也开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新的学科纷纷建立,现代科学体系开始形成。”下列科技成就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A.牛顿建构经典力学体系B.瓦特研制改良蒸汽机
C.西门子成功研制发电机D.美国造出电子计算机
9 .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中说:“互联网形成了一个‘扁平的世界平台’,使得每一个人能够以个体的形式采取全球行动。”此观点意在说明
A.人们可利用互联网创造财富B.互联网给全球安全带来保障
C.互联网有利于彰显人的个性D.人们可借助互联网实现平等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国,在人心不在技艺”;“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

——(清)大学士倭仁

材料二   “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这便是当前世界思想的一个转折点”。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1920年)

材料三   2015年,斯蒂芬·霍金警告称,在接下来的100年内,随着在科学技术领域获得飞速发展,人类将面临自我毁灭的危险。而早在2014年,霍金就警告称,人工智能可能“意味着人类的末日”。

——摘自互联网


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身份的人物都会对科技与国家民族的盛衰和人类的命运发出不同的声音。请选择上述任意一则材料,明确写出人物的观点,并结合材料中人物的身份、时代背景理解或解释该观点。(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