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等科技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下图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能源结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     
A.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B.给经济发展带来严重隐患
C.基本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D.使传统能源退出历史舞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
古代烽火传军情;驿站送信;飞鸽传书;击鼓传信
近代早期建造大量灯塔;保障海上行船安全

19世纪
随着电报、电话的发明,电磁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产生了根本性变革,能够利用金属导线来传递信息,甚至用电磁波来进行无线通信
20世纪环球海底通信电缆建成,创造了一个更加密切联系的时代。
20世纪中叶以来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数字通信、移动通信迅速发展,成为长距离、大容量传输的主要手段。
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即时信息普及,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和交友方式。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3 . 曾有一项关于“如果离开互联网”的调查显示,有35.8%的人认为自己将“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而聊天、看新闻、查询搜索资料、玩游戏、收邮件是网民主要的网络活动,离开网络的日子已不可想象了。上述材料反映了现代信息技术
A.推动了人们工作效率的提高B.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C.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D.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4 . 专利权是科技进步及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和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兴车马之利,以利便轻捷为妙。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其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造

——《资政新篇》

材料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1925年成立的贝尔实验室(现属朗讯公司),在1996年以前,平均每天获得一个专利,此后平均每天获得3—3.5个专利。贝尔实验室是计算机、晶体管、激光、光纤、光通信、蜂窝电话和多种微型激光器的发祥地,是科学家探索、发明和发现的重要舞台。70多年来,这里有11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有9位科学家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有7位科学家获得美国国家技术奖。

(1)联系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准其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造”的规定。

(2)据材料二分析,贝尔实验室的突出成就说明了什么?

(3)综上分析,谈谈上述材料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2017-09-17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空港新区一中2017届高三年级上学期8月份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20世纪里,成功与失败共存,幸福与痛苦相伴,荣耀与耻辱同在。可以这样说,20世纪是一个充满悖论的世纪。有学者进行了如下总结:

悖论之一:殖民主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悖论之二:水火相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悖论之三:科技进步——幸福与灾难的双刃剑


请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其中的一个或多个观点进行论证;也可以对观点进行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6 . 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新型农用机械的引进和汽车的问世,美国大规模垦殖大平原,最终导致严重的荒漠化和“黑风暴”事件。20世纪30年代中期,罗斯福政府开始综合治理。决策层认为导致尘暴重灾区出现的深层次根源是一系列错误信念,如征服自然、自然资源永不枯竭、市场可以无限扩大、个人有权任意支配自己的财产、市场竞争能够自主调节生产等;国会通过《泰勒放牧法》,将未被占用的8000万英亩草地交给联邦政府管理,永远禁止拓殖。     
——摘自高国荣《美国大平原的荒漠化:缘起及其治理》
材料二 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有报告显示,在部分人口密集的重工业区和采矿区,其环境退化成无法恢复的“严重受害区”。苏联《生态灭绝》杂志说:“当历史学家最终剖析苏联和苏维埃共产主义时,他们也许会因为生态灭绝而做出死亡判决。”20世纪80年代,环境主义运动演变成了反苏维埃统治的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这个判决的执行者。                                                       
——摘自包茂宏《苏联的环境破坏和环境主义运动》
材料三   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博帕尔市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设于贫民区附近的一所农药厂发生氰化物泄漏,引发了严重的后果,造成了25万人直接致死,55万人间接致死,另外20多万人永久残废的人间惨剧。
(1)根据材料一,促成美国大规模垦殖大平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美国治理荒漠化的措施有哪些特点?由
此反映出美国在经济发展方式上有何变化?
(2)根据材料二,结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分析造成其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生态灭绝》杂志所说的主
要观点是什么?(不得摘抄原文)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该观点的认识。
(3)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请结合材料三分析其原因。
(4)通过上述各国环境污染与治理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你得到哪些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