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等科技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2 道试题
1 . 最近30年来,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宇航等新兴工业迅猛发展,而钢铁、采矿、纺织等传统老工业发展缓慢甚至停滞。这反映了
A.新技术革命推动社会生活更新换代
B.新技术革命引发国民经济结构变化
C.西方国家劳动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
D.信息技术极大促进了经济快速成长
2022-04-30更新 | 419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2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产业革命时期,即是指从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40年代这一段时期。在这一时期,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速向前发展,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等一系列重大领域都建立了完善的近代科学体系。这一时期的科学技术研究领域十分广泛,从宏观到微观,从生物到自然,无不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在工业革命的客观需要之下完成的。社会经济要飞速发展,资产阶级要取得更大的利润,就必须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适应了社会的需要,同时也在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开始转变。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突出表现在哲学、文学、艺术中,由此导致了新的哲学思想和哲学流派、新的文学和艺术形式的产生和发展。

——沈之兴、张幼香《西方文化史》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科学技术发展。(说明:运用具体史实,对材料所示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方面或整体展开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1782年,徒工出身的瓦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改进,试制出旋转运动的“复动式蒸汽机”。这表明瓦特改良蒸汽机直接得益于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科学革命D.启蒙运动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初,被称为“普鲁士工业之父”的鲍埃特,曾经多次前往英法等国进行考察,回国后他积极传播科技知识。并且举办外国机器设备展。他还要求负责管理工业的其他官员也到国外去考察,并派出了到国外去学习科技的留学生。1819年,普鲁士成立了技术委员会,负责技术教育,出版科技书籍,举办工业展览等,19世纪三四十年代,普鲁士的农业团体频繁举办农业机器展览会和牲畜展览会,宣传和推广农业科技知识,这些活动对于推广新式农业机器和优良的家畜品种,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825年,普鲁士颁布法令,规定了岁至14岁的儿童必须入校学习。德国统一后,政府非常重视兴办职业技术学校,到1910年仅中等技术学校就有学生1356000人。1810年创办的柏林大学,提倡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强调学术自由,成为后来德国新建各个大学的典范,而卡尔斯鲁厄,达姆施塔特等地建立的工科大学,培养出了许多注重实用的科技人才。

——摘编自楚汉《科学技术与近代德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材料二   人们发现,在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长期酝酿和发展的过程中,世界其他发达国家也曾面临过几乎同等的机遇和挑战,但唯独美国出现了新经济。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美国经济中产生了更早、更自觉的某些制度变革和创新,这些变革和创新较好地适应了历史进程的变化并使之服从于美国利益。从里根时期减税,降低管制到克林顿时期修改电信法,政府宏观政策的重要任务都是推动竞辛,从而培育了美国更为发达,灵活有效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了其对创新固有的激励作用。里根时期的星球大战计划虽然是“冷战”产物,但后来成为美国信息经济发展所必不可少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克林顿执政时期,更是重视发展高新技术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对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作用。此府在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加大科技投入,加大基础研究预算拨款比重,制定产业技术力量政策。完善对高技术发展的组织领导,以及如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研究和开发等方面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摘编自周茂荣等《”新经济”解读—美国的奇迹和美国的知识经济范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德国科技发展迅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新经济兴起的核心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022-04-15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4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5 . 下图所示是1950年和1990年美国、联邦德国和日本就业人口结构的变化情况(单位:%)。造成图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二战后
经济部门年份美国联邦德国日本
农业195012.223.250.7
19902.85.17.2
195034,742.222.2
199025.840.533.6
服务业195048.932.426.6
199071.454.459.2

A.美国全球霸权地位逐渐衰落B.关贸总协定维护了国际秩序
C.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并发展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2022-04-13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6 . 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中央电视台将赛事转播等信息系统迁移至云平台,采用“奥运转播云”向全球转播;冬残奥会还提供全流程智能化数字人手语生成服务。以上新现象体现了
A.信息技术促进人类文化共享B.奥林匹克文化融合中国文化
C.中华文化不断向外辐射传播D.冬奥会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爱迪生的直流供电法电压太低,电力不能输送到一英里以外,美国的乔治·威斯汀豪斯用交流电远程输电解决了这一问题。这说明
A.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B.社会需求是发明的动力
C.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D.生产组织形式发生变化
2022-04-04更新 | 21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实验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依据下列示意图,世界现代科技发展的信息包括

①美苏两国科技发展起步比较早②苏联航天技术一直领先世界
③中国改革开放后科技发展更快④世界现代科技涉及领域广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4-01更新 | 23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20世纪初,美国的“步行城市时代”结束,城市边界开始向外围全方位拓展;高层建筑风靡一时,城市开始竖向发展。这主要得益于
A.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B.计算机技术的进步
C.电气技术的新应用D.航天技术的新发展
2022-03-25更新 | 110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2022届高考历史模拟金标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一次可纺出上百根纱线。后来,克隆普顿发明了“骡机”,可同时带动300~400个纱锭,“骡机”纺出的纱不仅细,而且结实不易断。1785年,卡特莱特又发明了动力(水力)织机,使织布效率提高了40倍。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工业革命
A.使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B.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C.涉及人类生活各个方面D.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