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等科技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曾国屏在《世界科学中心的四次转移》一书中绘制了下图:

该图显示的科学中心的第四次转移带来的影响有
①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爆发
②为美国在二战后谋求世界霸权奠定了基础
③促使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在美国兴起
④推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 . 2006年美国《时代》杂志曾经将“YOU”(指所有网民)”选为“年度风云人物”(见下图),其封面注释:“是的,就是你。你控制着这个信息时代,欢迎来到你的世界。”这主要反映了
A.《时代》杂志提倡个性自由B.互联网取代传统交往方式
C.信息化时代飞速发展D.大众传媒控制信息时代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图书出版者将自己的小像印在书名页上,例如,明万历年间余象斗是建阳书林著名图书出版业者,他刊刻的《锲三台人芸窗汇爽万锦情林》一书,不仅出现“双峰堂余文台行梓”这样的书坊名,还有他的一幅像,即所谓《三台山人余仰止影图》,图中余仰止端坐案前,座旁一捧砚女婢,堂下一烹茶小童。
材料二   1876年英国人傅兰雅在上海创立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科学类期刊--《格致汇编》。《格致汇编》在主编傅兰雅的主导下,大致通过四种途径在英国、美国、韩国、日本、奥地利、澳大利亚等国流传。具体言之,它多次借中国参与世界博览会的机会,入藏美国与英国的博物馆、图书馆;通过来华使团的文化交流、图书采集活动而进入日本和韩国;通过基督教会的关系,由于传教士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密切关注,而进入英国(后辗转澳大利亚)以及奥地利。《格致汇编》还曾在傅兰雅的主动出击下,得到英美多家科学杂志的宣传。
——赵中亚《晚清科学杂志<格致汇编>的异国流传》
材料三 (《第八次国民阅读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77.1%,比2009年增加了5.1个百分点。其中,图书阅读率为52.3%,比2009年增加了2.2个百分点,增幅为4.4%;报纸阅读率为66.8%,比2009年增加了8.5个百分点,增幅为14.6%;期刊阅读率为46.9%,比2009年增加了1.3个百分点,增幅为2.9%;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32.8%,比2009年增加了8.2个百分点,增幅为33.3%。
 ——吴娜《光明日报》2011年4月22日
(1)根据材料一,说明余象斗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格致汇编》通过那四种途径在各国流传?《格致汇编》的异国之旅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中的国民阅读调查反映了什么现象?
2016-11-27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验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党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尊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2月10日前后,我国大部地区再次陷入雾霾天气。灰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固体物质悬.浮在空气中,造成空气浑浊的天气现象。其污染物PM2.5主要来自于工业污染、燃煤和汽车排放,再加上春节鞭炮燃放,空气质量严重下降。雾霾天气的形成除了有污染物质的来源还要有一定的天气条件。
材料二 我国某工业城市近年来月均灰霾天数与月均气温的变化图。

材料三,素有世界“雾都”之称的英国伦敦,每当春秋之交,这里经常被浓雾所笼罩,像是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1952年的“大烟雾”(Great Smog)事件中约1.2万人因这次空气污染事件吸入污染物而死亡,患病的人更是不计其数。痛定思痛,英国人下决心改变这种局面,其关键一着是1956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清洁空气法案》。这一法案划定“烟尘控制区”,区内的城镇只准烧无烟燃料。在此基础上,英国各地还出台一系列配套的法律法规,再加上民间环保组织的推动、大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环保技术的推广应用等,到1975年,伦敦的雾日已经从每年几十天减少到15天,1980年降到5天。
材料四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资源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趋势,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由“四位一体”扩展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应着全国老百姓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项权益。特别是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党和国家将在实现当代人的利益的同时,给自然留下更多的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的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材料五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全国环境压力大、能源资源紧缺的自治区。在这种形势下广西坚持一切从区情出发,实事求是,加快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严格把关高污染、高能耗、资源型、产能过剩行业项目;以技术改造、品牌带动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通过绿色税收、阶梯水价电价等政策,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贯穿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领域,积极建设“美丽广西”。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英国伦敦成为“雾都”的历史原因?英国政府是如何解决此问题的?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有哪些?并就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2016-12-12更新 | 8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广西南宁市高三第三次适应性测试文综历史试卷
5 . 科技的发展对于促进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有积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在世界科技发明中的比例统计表
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401——1000年
1001——1500年
1501——1840年
比例
70%
58%
29%


材料二 观察下列四副图片

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暴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哪一种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第三阶段状况的思想原因。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图一的应用对生产产生了哪些影响?图二的应用如何丰富了人们日常生活?指出图三和图四中近代科学家研究自然科学
采用的主要方法。
(3)怎样理解材料三中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我们该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