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牛顿的经典力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1 . 17世纪,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的物理学家是
A.伽利略
B.普朗克
C.牛顿
D.爱因斯坦
2 . 牛顿力学体系的重要特征是
A.以实验为基础
B.以数学为表达方式
C.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会运动
D.可以用物理学精确表示
2019-08-1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深圳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历史学业水平复习必修三试卷(理科)
3 . 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是
A.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B.进化论的提出
C.相对论的创立
D.量子论的形成
2019-08-1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深圳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历史学业水平复习必修三试卷(理科)
4 . 科技发展折射出社会前进的步伐,并在人类文明中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和自然现象的简单总结,属于经验和描述的范畴。期间缺少科学的概念、定律和逻辑推理,未能提出较为系统的完整的学说。这种“传统科技”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科学。

——摘自岳麓版《文化发展历程》

材料二   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等物理学成就,总结了他的力学体系。这一体系构成了近代力学体系的基础,从而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清科技著作体现了哪些共同生产领域。这些科技著作的特点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指出牛顿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及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17世纪中英两国科技成果呈现出的差异,对两地近现代文明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 .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指出,这条定律既可适用于茫茫的宇宙,也可适用于微小的物体。它一直统治着物理学界,直到20世纪初期。材料中的“它”指
A.万有引力定律
B.电磁感应现象
C.相对论
D.量子论
6 . 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达尔文创立了进化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
A.受工业革命的影响
B.重视实验的作用
C.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D.推动了思想解放
7 . “它问世后200多年间,一直是全部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的基础。天体的运行、潮水的涨落和彗星的出没,所有这一切都可以用同一规律来解释。这确实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它的影响超出了天文学和物理学的范围。”“它”的问世
A.揭示了宇宙的基本法则
B.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
C.确立了太阳中心说理论
D.阐明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
8 . 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归心》中写道:“潮汐去还,谁所节度?”此问题千百年来一直引起人们的思考和探索,最终科学解决这一问题的是
A.祖冲之
B.李四光
C.牛顿
D.爱因斯坦
10 . 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里程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的发明……这些都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

——马克思1863年1月28日致恩格斯的信

材料三   《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一书中说:“与中国科学技术停滞落后于世界的同时,明清时期在其他文化方面却有了许多新的发展。”


请回答:
(1)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一些杰出人物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仔细观察材料一中的图片,试以造纸术、印刷术说明。
(2)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世界,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试以四大发明对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的作用为例说明。
(3)材料三中提及“中国科学技术停滞落后于世界”,试以明清(1840年以前)及同时期西方的主要科技成就为例简要说明之。
2019-01-09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东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