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电气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看,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点是
①生产技术的革新都与科学研究成果的关系极为密切
②都是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都促进了世界范围内“南”、“北”差异的扩大
④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2 . 今天人们常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来命名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和演进的历史阶段,这是因为蒸汽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A.减轻了人类繁重的体力劳动
B.密切了世界各地的交流联系
C.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
D.提高了当时工人的社会地位
3 . 美国电话之父贝尔于1877年创办贝尔电话公司:爱迪生发明电灯后立即创立自己的电器公司;德国卡尔·本茨1885年发明汽油动力车,次年便成立奔驰汽车厂;美国莱特兄弟1903年制造出第一架飞机,1900年创办莱特飞机公司;瑞典化学家诺贝尔拥有100家工厂……从此类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经济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B.工厂开始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
C.发展重化工业成为当时主要潮流D.科技成为推进经济的重要动力
4 . 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共同推动了世界的发展与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的文艺复兴初期四种发明的传播,对现代世界的形成,曾起到重要的作用。造纸术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火药的发明,消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民主军制。指南针的发明导致发现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的舞台。

——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

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曾预言:“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经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加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威廉·李卜克内西《忆马克思》

材料二:《1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四大发明在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变过程中的影响。运用相关知识说明在“电力的火花”取代“蒸汽大王”的过程中,最关键的科学发现和发明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回答科技成果从发明到运用有什么特点?这些成果的广泛应用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作用?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这些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须特别提到的另一特点是,它们并不是平行或独立地进行的。它们互相依赖,连续地一者对另一者起作用。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运用近代世界科技史的史实,对上述观点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科学发展中的一个或多个观点进行论证;也可以对科学发展的观点进行修改、补充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每一个时代的技术发明都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状况密切相关。下列技术发明中,对改变工业生产面貌和人类生活方式最具突出意义的是
A.内燃机技术的发明和应用B.电力的广泛应用和一系列电气产品的发明
C.电讯技术的发明和推广D.煤、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和应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面是1850~2000年全球能源消费历史趋势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固体燃料的消费开始于1850年
B.2000年液体燃料完全取代固体燃料
C.科技进步带动燃料的发展更新
D.蒸汽时代人类使用液体、气体燃料
9 . “工业4.0”是德国推出的概念,主要是指“互联网+制造”。回顾科技创新历程,对下图理解正确的是
A.工业1.0开创了蒸汽时代,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B.工业2.0采用流水线模式,人们普赞工业王国
C.工业3.0开创信息化时代,知识经济初显端倪
D.工业4.0产生了第三产业,改变生产经营方式
10 . 近代科学始于14—16世纪,随着大国的兴衰变迁,世界舞台上先后出现过五个科学中心,其中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①通讯领域遥遥领先,先后研制出有线电报、电话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②提出了生物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
③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地,
④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并研制出发电机
⑤创立了自由落体定律
A.①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