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信息技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20世纪以来,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十分引人注目。2016-2017年,计算机顶级人工围棋程序“阿尔法狗”(AlphaGo)击败了世界围棋顶尖棋手。2021年12月,浙产超导量子芯片“天目1号”“莫干1号”首发,它们可应用于经典计算机可能解决不了的前沿问题。由此可知
A.人类的智力水平已不如电子计算机
B.计算机程序发展已对人类构成威胁
C.电子计算机推进了人类信息文明发展
D.计算机系统可以代替人类各种智力活动
2022-01-12更新 | 4289次组卷 | 38卷引用:河南省顶级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2022 年4月,第 131届广交会在线上举办,丹东市组织 30家企业“登云”参展,相继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进行了“屏对屏”商洽。这客观上说明(     
A.电商日益受到国民青睐B.政府职能发生根本改变
C.互联网取代了传统商务D.现代科技促进信息交流
2022-10-27更新 | 2844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七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16-11-27更新 | 5456次组卷 | 3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博洛尼亚大学被誉为“现代大学的源头”。哥白尼在校期间学习了天文观测技术和古希腊天文学理论,提出了“日心说”。“无线电之父”马可尼在校期间成功用电磁波进行约2公里距离的无线电通讯实验。这反映了
A.古希腊天文理论的成果丰硕B.自由平等思想推动了大学发展
C.大学教育推动近代科技发展D.大学教育摆脱了天主教会束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新的社会流动,内容大致包括含义相左的“向上”和“向下”两个方面内容,从职业分层角度看,社会流动出现明显的向上流动的趋向。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明显加速B.经济全球化使全球经济连为一体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弊端显现D.新科技革命助推社会结构的调整
2019-12-11更新 | 1680次组卷 | 27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有人这样评价互联网:“因特网(互联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一个人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他这样评价互联网的主要理由是(       
A.互联网比其他媒介更加快捷方便,信息量更大B.互联网的技术含量高
C.互联网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D.互联网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7 . 下图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能源结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     
A.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B.给经济发展带来严重隐患
C.基本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D.使传统能源退出历史舞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二战后,微芯片的发明开启了一个新时代。有了微芯片,就能开发更加经济高效的小型计算机系统和现代化的电话网络;有了微芯片,就能替代以前由人力劳动所承担的例行工作。它的发明和使用(     
A.促进了通讯技术的出现B.有助于产业和生活方式变革
C.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D.表明战争是科技发展的动力
9 . 关于三次科技革命,有学者提到,过去二百多年中人类经历的三次科技革命的特征:第一次科技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科技革命是规模化,第三次科技革命则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个性化”。下面关于三次科技革命特征的阐述正确的是
A.三次科技革命都依赖新能源开发和利用B.“机械化” 是指世界范围内机器广泛应用
C.“规模化”是指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D.“个性化”是指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
10 . 麻省理工学院电脑科学实验室的高级研究员曾经写道:“把网络看成是电脑之间的连接是不对的。相反,网络把使用电脑的人连接起来了。”他强调的是互联网
A.不是以电脑之间的相互连接为条件B.是以人脑的相互连接为基础条件的
C.是以控制人的大脑为基础条件的D.根本作用是为人们的交流提供服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