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信息技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此外,“经理革命”的推进、信息技术革命的渗透等等,各种因素促使新中产阶级迅速壮大。……他们对于西方社会严重的贫富分化越来越不满……。政府出于维护政治稳定的长远目的,被迫通过立法推行一些缩小贫富差距的政策,资本家与其他高收入者的相当一部分收入被转移到低收入者手中。

——吴浩《新中产阶级的崛起与当代西方社会的变迁》

材料二   二战后各国环境恶化成为全球性危机,很多发达国家在60年代发生了轰轰烈烈的环境运动。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资本主义初期认为地球资源取之不尽的盲目乐观思想逐渐消失。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还促使人们关注其它一些全球性问题(贫富差距和贫困等),所以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发表了著名的“贝弗里奇报告”,主张政府要向贫穷、愚昧、肮脏、疾病、失业等社会、经济问题开战。全球化可以提高全球的平均收入水平,促使人们对环境质量更加关注,敦促政府通过干预解决环境问题,使得全球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张伟《全球化的环境维度》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产阶级迅速壮大”产生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以来有利于环境改善的因素。
2 . 世界博览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阅读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   1851年,英国伦教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工业品博览会。博览会期间,参观人数多达630万人。14000件展出品如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蒸汽机等,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无限想象力的科技成果

——摘编自“互动百科”

材料二   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博会,给世人留下深刻的记忆。博览会主题展馆有:电气馆,这是当时最引人注目的展馆,有电灯、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爱迪生曾亲自到展馆检查;机械馆,供应世博会的能源,有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机械设备等,是实业家流连忘返的地方;运输馆,汽车堂皇出入……这次世博会不仅反映了社会生活变化,也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全球人类共同体面貌的影响,极大促进了世界经济整体化的趋势。

——摘自“人民网”

材料三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场馆标志性建筑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判断两次博览会各自所处的时代。
(2)根据材料二,指出在动力方面的发明和应用成果各一例。
(3)小芳同学暑假计划从厦门到上海参观世博会,她可选择哪几种便捷的交通工具?
(4)小明同学在家中,可通过哪些传媒了解上海世博会?
2019-08-20更新 | 2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6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