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体西用”思想的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革命与改良之争,交织于中国近代史。脱离历史实际的一味赞美或一味贬斥都不足科学的态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古今中外的历史表明,革命与改良的发生皆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并不取决于个人或群体的良好愿望。当社会矛盾尖锐到改良不足以应对时,革命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革命和改良皆有其必备的条件,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可以通过和平手段实现社会变革,但这一和平路径是有前提条件的。近代中国不存在这一条件,旧秩序的顽强抵抗,使得新秩序难以以和平的渐进的方式产生。20世纪中国革命思潮的兴起与发展,并成为一波波前后相继的洪流,并不是中国人有激进的偏好,也不是少数人鼓动所致,而是由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所面临的危机所触发的。在近代中国,革命与改良既有路径分歧的一面,又有互为促进和声援的另一面.革命与改良各有功用,共同推动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如果说革命是高昂的主旋律,改良则是和声,是副歌,两者的配合使历史前进的交响曲更加雄浑丰满。

——摘编自王建朗《再议近代中国的革命与改良》

围绕材料(任意一点或整体),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2023-02-12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十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