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严复与《天演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6年严复被选派去一所英国海军学校学习。回国以后,为了使人民直接了解西方思想,严复在1900年前后翻译了许多重要的作品,其中包括赫胥黎的《天演论》、穆勒的《群己权界论》、斯宾塞的《群学肆言》、孟德斯鸠的《法意》等。严复认为,从秦代以后,传统统治者搜刮民脂,无力提升民智,为了便于控制国家,一直尽力使老百姓处于无知虚弱的状态。严复通过译著,使中国人第一次接触了进化论、自由贸易、社会法则、政府分权等理论。

——摘编自刘春福《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897年,中国近代最具影响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创办起来。1901年,张元济加入商务印书馆,创办该馆编译所,逐渐承担起近代中国介绍西方新学、沟通中西学术文化的重大使命。商务印书馆着力译介西方社会科学名著,编印了《汉译世界名著》,出版了严复所译的《群学肄言》《法意》等西学著作。清末废科举兴学校后,各地纷纷创办新式学堂,但缺乏适应新学制的新式教科书。1902年初,张元济邀请柳亚泉、蔡元培编辑新式教科书。这套“最新教科书”着重汇通中西文化知识,编纂者字斟句酌,苦心编修,开创了近代中国新式学堂用书的新纪元。

——摘编自左玉河《中华文明·中国近代文明通论》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个人、机构与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953月,严复在《原强》中提出“三民”说,明确指出国民素质的优劣决定国家的盛衰。“三民”说即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详而言之,鼓民力就是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此乃国家富强之基础。开民智,就是要养成和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实践能力,此乃“富强之原”。新民德也就是更新和培养国民的公共道德素质,使树立讲究“言行信果”“各私中国”(即爱国)的道德观念,此乃救国图强的必由之道。严复的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之说,基本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人的现代化的内容体系,并抓住了它的主体部分,这就是要使人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严复等人论及人的现代化的学说,可以说是比较全面地启动了中国人的现代化工程。

——摘编自虞和平《论戊戌维新在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严复提出“三民”说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严复“三民”说的意义。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士人群体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宋初石介极力主张为文必须与倡扬儒家之道结合起来,要文道统一。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面对社会危机,士大夫“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范仲淹上书皇帝,直陈天下危机,呼吁“变通”、“更张”,发起了以澄清吏治为重点的庆历新政。王安石在上书中告诫“享国日久矣,此诚当恻怛忧天下”,他发起的熙宁变法运动把宋代政治变革推向高潮。

——摘编自郭学信《宋代士大夫群体意识研究》

材料二   甲午战争之后,士大夫开始非常自觉而积极地改变,以期回应“西潮”的挑战。1895年以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的思想,已经“与自强运动时期颇不相同,自强时期的求变求新,尚是相信中国的道统、中国的文化不可变,故其求变求新仅及于器物层面,而他们已经开始相信精神文化层面亦必须同时有所改变”。激进的变法者们为了挽救危亡,引入了从达尔文、斯宾塞到赫胥黎的进化理论,为自己的政治行为寻找新的正当性依据。

——摘编自王建朗 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士人群体意识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甲午战争后“士大夫回应西潮挑战”的表现并指出其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