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下表为《新青年》中对民主观念类词汇(含民主、民治、德谟克拉西、德先生等)评价倾向频度数据。这种变化可以说明(     

时间

正面评价

中性评价

负面评价

合计

1915年9月-1918年6月

85次

63次

3次

151次

1918年7月-1921年4月

224次

125次

58次

407次

1921年5月-1926年7月

95次

180次

703次

978次

A.知识界对资本主义弊端认识加深B.新三民主义受到民众普遍拥护
C.资本主义发展模式被知识界否定D.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日益增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为新文化运动中的部分代表人物及其贡献(部分)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代表人物贡献(部分)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以爱国主义激情,启示青年必须树立变革现实的思想,以顺应历史的发展。
李大钊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
胡适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两千多年的文言文。
鲁迅1918年初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狂人日记》是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蔡元培通过改革,使北大成为当时全国思想活跃学术兴盛的最高学府。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青年。
钱玄同大力宣扬文学革命的观点;在当时反封建反孔教的思潮中,处处以“疑古”的批判精神,对守旧的势力作出不妥协的攻击。
刘半农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

A.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
B.客观认识了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
C.确保了民主政治的真正实现
D.有利于营造爱国进步的社会氛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北京大学在1923年秋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其中一问的主题是“你相信当今的国会吗?”,下表是调查结果。这份调查本质上表明
A.民主政治不受民众认可
B.知识精英倾向社会主义
C.学生开始关注议会政治
D.议会决策为少数人控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