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与发展 | B.为中共的成立提供了实践基础 |
C.直接促成了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 D.体现了国人探索国家发展道路 |
材料一 20世纪初,随着中国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束缚,实行民主政治。然而,哀世凯倒行逆施,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如何能够使得那个时代真正走出传统的思维框架,而不仅仅是推翻帝制,成为以陈独秀、鲁迅、胡适、吴虞等人为代表的那一代激进思想家们所思考的重心。他们以西方的“科学”“民主”为旗帜,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激烈的批判。
材料二 “五四”以前,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刊物只有《新青年》《每周评论》《新潮》等少数几个,“五四”以后,这类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五四”后一年中,新出版的刊物多达四百多种。1919年12月,《新青年》在《本志宣言》中提出了自己构制的新的社会蓝图。一些进步青年,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马克思主义成为强大的社会思潮,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后中国思想界发生的变化。
A.民主思想成为时代主题 | B.儒家文化逐步走向世界 |
C.社会主义成为主流思想 | D.进步思想在中国交流碰撞 |
A.全盘否定了儒家的全部学说 | B.把西学中源作为指导思想 |
C.发掘了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 D.存在较为多元的学术流派 |
A.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 |
B.蕴含了进步与偏激双重属性 |
C.使民主科学逐渐成为了社会共识 |
D.正确反思了辛亥革命的不足 |
A.“小鸟”代表尚未觉醒的女性 | B.“笼子”是指落后的经济形态 |
C.“无路”源于君主专制的压迫 | D.“鹰”等是指社会上的旧势力 |
材料一 春秋时,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形成了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战国时,一大批思想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汉武帝独尊儒术,确立儒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魏晋玄学,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和发展。到了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形成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化、艺术高度繁荣。明清之际,个性解放的思想出现。清初,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摘编自冯天瑜《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以改造国民性为主要目的的新文化运动。他们认为,国民性的改造归根到底是革除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建立新的与共和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其根本之点就在于重视“人的价值”、树立“独立人格”。为此,他们喊出三个响亮的口号:个性主义、科学、民主。新文化运动中,他们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批判“吃人礼教”,提出要“以科学和人权并重”。中国文化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实现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变带来的影响。
A.提倡民主科学 | B.批判伦理纲常 | C.呼吁人的解放 | D.倡导阶级革命 |
A.肯定了传统文化中的伦理价值 | B.改造北大以服务政府的要求 |
C.主张以儒学为主兼容其他思想 | D.认识到西方文化存在的缺陷 |
A.推进文学形式的创新 | B.注重新旧文学的结合 |
C.文学应突出工农力量 | D.对思想启蒙进行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