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2 道试题
1 . 学者傅斯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现世界以后,这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怊,将来是社会的觉悟”。以下内容符合这些觉悟的是
①实业救国思潮兴起②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③冲击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④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 . 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一次彻底的思想解放运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初)尽管中国告别了过时的政治体制,往昔的阴影却继续沉重地支配着社会习俗和思想生活。……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进步的社会。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节选》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中国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学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陈独秀尖锐地指出: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社会的进步。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摘编自马尚斌等《中国近代史教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作者怎样看待新文化运动与辛亥革命之间的关系的?分析20世纪初的中国为什么还需要“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的主要主张?并对他们的主张做一简单评价?
2022-03-04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9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轻松练)-【轻松学历史】2022-2023学年高一纲要上同步课件与课时训练
3 . 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提出要全面解放妇女。1917年,蔡元培在爱国女校演讲时更直接向女性指出:“体育显要之事为运动。”这一社会环境使得我国女性第一次大规模地把体育当作肯定女性自身价值的手段。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A.大力弘扬民主科学理念B.旨在实现思想与文化的革新
C.动摇了儒学的传统地位D.推动了民众觉醒与社会进步
2022-02-20更新 | 339次组卷 | 5卷引用:第13讲辛亥革命与北洋军阀的统治-【备课备考通】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选课件(附精选试题)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916年,易白沙《新青年》杂志一文:“孔子尊君权,漫无限制,易演成独夫专制之弊;讲学不许问难,易演成思想专制之弊;少绝对之主张,易为人借口;但重作官,不重谋食,易入民贼牢笼。”这一观点
A.有力地批判了儒家的思想核心B.体现当时社会思想潮流
C.为推翻君主专制奠定思想基础D.有失公允不具时代意义
2022-01-16更新 | 214次组卷 | 4卷引用:【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必修3)-第16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备作业)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中期以来,儒学的研习和传播面临新的严峻挑战。传统经学若不脱胎换骨,其发展便会遭遇很大困难。为此,有学者大声疾呼:复兴儒学,直接孔孟“道统”。自宋初开始,众多儒家学者致力于儒学经典的重新诠释。他们在排拒佛、道的同时,融合佛、道思想,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就宇宙本原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创成一个以“理”为核心的更加精致完备的新儒学体系一理学。

——摘编自王家范《大学中国史》

材料二 《新青年》宣传的对象是男女青年。1916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刊文劝勉女子不要以被征服者自居,应各自奋斗,脱离附属品的地位,恢复自主的人格,特别指出“夫为妻纲”之不当。他反对妇女从父、从夫、从子的“三从”,主张妇女参政,夫死可以再嫁、交际自由、生活独立。1917年《新青年》特辟女子专栏,刊登女子教育、婚姻、职业、权利的文字,希望顺应世界潮流。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理学”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写出南宋时期理学的集大成者。
(2)根据材料二,概括陈独秀重点批判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核心。结合所学,从“《新青年》特辟女子专栏”的角度,简述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2022-01-12更新 | 3995次组卷 | 34卷引用:专题03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与科技-十年(2013-2022)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6 . 下表为《新青年》中对民主观念类词汇(含民主、民治、德谟克拉西等)评价倾向频度数据,这些数据变化反映了
卷数正面评价中性评价负面评价合计
1915.9—1918.685633151
1918.7—1921.422412558407
1921.5—1926.793180703978

A.北洋政府实行民主共和制度B.人们对西方民主观念失望
C.知识分子普遍质疑民主观念D.五四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
2022-01-04更新 | 156次组卷 | 2卷引用:【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必修3)-第16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备作业)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共和制度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中国的状况依然是那样黑暗,根本原因在于缺少一场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的批判,大多数国民的头脑仍被专制和愚昧牢牢束缚着,缺乏民主与科学的觉悟。

材料二:陈独秀领导发起新文化启蒙运动,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步深入发展转变的过程。先是以西方文化的民主和科学为口号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批判以儒学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文化,继而学习宣传十月革命,以俄为师,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五四之后进而发展转变为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主的思想文化运动。同时随着新文化启蒙运动内容的变化更替和丰富,新文化启蒙运动的性质也由其初期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阶级旧文化的斗争转变成了为新的革命斗争服务的新文化运动了。

——李世俊《五四新文化启蒙运动的现代意义》


(1)根据材料一,分析新文化运动倡导者认为导致“中国的状况依然那样黑暗”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分析新文化运动的特点及其表现。
2021-12-22更新 | 113次组卷 | 2卷引用:【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必修3)-第16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备作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面是一段学生日记(节选)。该日记作为个案反映了当时新青年
A.追求民主与科学B.要求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C.追求西方的生活方式D.对传统文化批判有片面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19年,吴虞在读完鲁迅的《狂人日记》后写了一篇《吃人与礼教》,发表在《新青年》上。他痛声疾呼:“甚么“文节公”呀,“忠烈公'呀,都是那些吃人的人设的圈套,来诳骗我们的!”由此可知,当时
A.文学革命激发创作热潮B.科学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C.反对专制成为大众呼声D.传统伦理道德遭到批判
10 . 陈旭麓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则使中国人从孔子儒家为轴心的传统文化的束缚中挣脱出来,追求个体从大家庭中冲决出来取得自由平等独立的权利和地位。对材料中作者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新文化运动实现了自由平等B.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思想
C.新文化运动抛弃了传统文化D.新文化运动否定了专制暴政
2021-12-20更新 | 326次组卷 | 3卷引用:【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必修3)-第16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备作业)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