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提到,“初期《新青年》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为思想武器,大张旗鼓地宣传新思想、新道德、新文化,也就必须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道德和旧文化……他们举起民主和科学的旗帜来拯救中国。”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B.共和政体面临帝制复辟危机
C.利用西方民主思想推翻清政府D.西方启蒙思想开始传入中国
2 .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指出:“人生在世,弄钱不太容易,辛辛苦苦弄的几个钱,除了衣食之外,缴纳国税,教育子弟,倒是正经。偏偏我们中国人,无论穷富老幼,都要白费钱粮,办些无益的事,好像把钱丢在水里,你道是什么事呢?就是敬菩萨了。”在此,陈独秀意在
A.强调勤俭节约的重要性B.宣扬资产阶级文化
C.揭露儒家伦理的欺骗性D.批判封建迷信思想
3 . 1921年,新文学团体一一创造社成立,并逐渐从提倡天才、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向革命转变,创始人之一的成仿吾提出这样的公式:(真挚的人性)十(审美的形式)十(热情)=(永远的革命文学)。这反映出
A.新文化运动注重民众文化的普及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C.文学革命从人性和情感层面立论D.中共成立改变了新文化运动方向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世界上曾有过的最幸福、最可放的时代,就是奉行孔子律法的时代。中国的儒生崇拜个唯一的上帝,但却听任人民受和尚迷信行为的蛊惑。他们接受道教、佛教以及其他几种教。官员们认为人民可以信奉跟国教不同的宗教,就像食用一种比较粗糙的食物那样。他们容忍僧侣的存在,但加以遏制,而在几乎所有其他地方,从事僧侣这一职业的人都有很大的权力。确实,中国的法律不谈死后的惩罚与奖赏,中国人不愿肯定他们所不知道的事。他们与一切开化的伟大民族之间的这一差别是惊人的。虽然地献之说有用,但中国的政府都从不采纳,他们只满足于鼓励人们虔诚放天和为人正直。

——摘自伏尔泰《风俗论》

材料二辛亥革命后,一些目光敏锐、思想激进的知识分子意识到:单纯的政治革命尚不足以救治中国,原因在于多数国人思想守旧、迷信盲从,无独立性,无自觉心,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人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与封建政治、奴隶政治没有两样。因此,若想保住共和制度、实现真正的民主,应该首先培养国民的自觉、自动精神。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大力宣传现代文明意识,批判传统文化中的腐朽观念。……对于儒家本身所批判的也主要是其中的纲常礼教观念,至于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语,勤、俭、廉、洁、诚、信等价值观念,以及儒家的大同理想等仍常为新文化运动发起者们借用。他们的潜意识里存在着道德价值取向,借思想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取向等。

一一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林《中国全史》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伏尔泰和古代中国政府对儒学的态度。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文化运动批判儒学的意图及特点。
2021-05-0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协作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胡适曾说:辛亥之后,没有什么是神圣不可批判的。三皇五帝、孔子与儒教、佛教、道教、家庭、婚姻、孝道、神灵、长生不老,没有一样能逃过刨根问底式的批判与质疑。其意在强调辛亥革命
A.铲除了封建伦理B.完成了民主革命
C.结束了专制统治D.推动了思想启蒙
6 . 1916年,有学者指出:“近年以来,吾国人羡慕西洋文明无所不致……然自欧战发生以来,西洋诸国日以其科学发明之利器戕杀其同类,悲惨剧烈之状态,不但为吾国历史之所无,亦且为世界从来所未有。”此论意在
A.探寻新的救国路径B.反对尊孔复古逆流
C.抨击帝国主义战争D.宣传民主科学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