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17年,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中写道:“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学士文人对于颂扬功德、铺张宫殿田猎的汉赋和那思君明道的韩文、杜诗,还是照旧推崇……一般社会应用的文字,也仍旧是君主时代的恶习。”这一思想的本质意图是
A.提倡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B.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C.反对封建儒家伦理道德
D.促进青年人的思想解放
2016-11-27更新 | 457次组卷 | 30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6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从晚清到民国初年,“诗界革命”、“文界革命”、“文学革命”、“思想革命”、“家庭革命”、“婚姻革命”、“教育革命”、“社会革命”、“佛教革命”、“祖宗革命”、“产业革命”、“科学革命”、“国民革命”等术语、口号相继出现,这些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中国当时处于社会转型之中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日益高涨
C.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日益发展
2016-12-13更新 | 158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5届贵州省八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4 .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这首诗《兰花草》是1919年胡适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归国后写的,就当时社会背景以及胡适的理想而言,“兰花草”比喻的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师夷长技以自强C.民主与科学D.经世致用
2010-04-15更新 | 43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2010届高三年级第六次考试文综试题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