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1918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发文痛骂义和团:“我国民要想除去现在及将来因耻的纪念碑,必须要叫义和拳不再发生…”:1924年,陈独秀却在《向导》中高度赞扬义和团:“还幸亏有“野蛮”的义和团少数人,保全了中国民族史上的一部分荣誉”。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个人好恶影响历史评价B.历史真相难以还原
C.时代背景影响历史评价D.全面评价历史事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是《新青年》中进化论传播文献调查统计(部分):
篇名作者期号
未有生物之前之地球王星拱1918年第4卷第4号
未有人类以前之生物王星拱1919年第6卷第1号
生物之起源周建人1919年第6卷第4号
生存竞争与互助周建人1921年第8卷第2号
达尔文主义周建人1921年第8卷第5号
生物进化与球面沿革之概说王星拱1921年第9卷第3号

对材料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A.生物进化论对我国思想界产生重大影响
B.生物进化论仅在20世纪初期的中国盛行
C.《新青年》是当时传播进化论的唯一刊物
D.近代中国学界普遍接受生物进化论思想
2019-11-1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胡适在《新思潮的意义》中强调:“调和是社会的一种天然趋势。人类社会有一种守旧的惰性,少数人只管趋向极端的革新,大多数人只能跟你走半程路。这就是调和,调和是人类懒病的天然趋势,用不着我们来提倡。我们走了一百里路,大多数人也许勉强走三四十里。我们若先讲调和,只走五十里,他们就一步都不走了。”对此材料的解读,最正确的是
A.“新思潮”指新文化运动后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
B.“调和”指新文化运动应有“模棱两可”的态度
C.指出了新文化运动“彻底否定旧道德”的必要性
D.材料的“意义”在于强调新文化运动的艰巨性
2019-01-28更新 | 1579次组卷 | 23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实验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胡适提出的文学革命其实是一剂猛烈的济世良方。而陈独秀、钱玄同、鲁迅等人还嫌它不够猛烈,又以更激烈的态度提.出新的口号,于是‘废除汉字’‘不读中国书’等种种骇人听闻的说法便一个接一个地喊出来了……”下面对作者观点解读正的是
A.认为新文化运动存在过激的倾向
B.认为新文化运动参与者毫不妥协
C.认为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
D.作者的观点比较偏激,不值得采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有学者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的文化复兴运动。”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新文化运动批判袁世凯推行的尊孔复古逆流
B.新文化运动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C.新文化运动批判与重建传统文化,呼唤人性的复苏
D.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权威思想,倡导个性解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