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 . 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2016-11-18更新 | 947次组卷 | 69卷引用:海南省海南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理)试题
3 . 某教授在北大开学典礼上发言:“现在人做文章都不通,他们所用的名词就不通,譬如说‘改良’吧,以前的人都说‘从良’,没有说‘改良’,你既然已经是‘良’了,你还‘改’什么?你要改‘良’为‘娼’吗?”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在
A.维新变法时期B.新文化运动时期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学者认为,西方近代的变革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层面的变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变革,而中国在近代的变革顺序却是正好相反的,具体表现在
A.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B.工业革命、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列著作、报刊反映了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历史进程。其中对中国民众的求学、婚姻等社会观念影响最大、最深的是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民报》
D.《新青年》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这种语体和风格的诗最早出现于
A.鸦片战争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C.戊戌变法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
8 . 1923年胡适曾说:在过去的25年中有三本进步杂志代表了三个时代,也创造了三个时代。下图是三本进步杂志的图影,那么对“三个时代”正确的理解应该是:
A.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法运动
C.辛亥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D.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016-11-18更新 | 5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海南嘉积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9 .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20多年中,中国出现的救国思潮有(     
①实业救国思潮 ②维新变法思潮 ③民主共和思潮 ④社会主义思潮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