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

材料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主要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

1845年

第一部合著《神圣家族》首次提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重要原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1845—1846年

合作撰写《德意志意识形态》系统论述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等。

1847—1848年

合写《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完整系统阐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欧洲革命爆发后,直接参加并领导革命。创办报刊宣传革命,组织工人参加武装起义。

1864—1867年

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马克思出版《资本论》第一卷,首次阐明剩余价值学说,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与共产主义的必然胜利。

——摘编自华东师范大学历史教育比较研究中心《历史读本(世界史)》

材料二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应运而生的,一成立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开辟了伟大道路,创造了伟大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一方面,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方面,根据时代的发展,根据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际,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摘编自杨煌《从百年党史感悟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别概括马克思、恩格斯主要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二,简析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分析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泰西诸国,以英为巨擘,而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

——摘编自王韬《弢园文录外编》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材料三   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须知今后的世界,变成劳工的世界。

——《庶民的胜利》


(1)依据材料一来判断,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王韬最欣赏的“英国政治之美”是指什么政治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近代中国哪一重大思想理论?在此思想理论指导下,要在中国建立起怎样的新国家?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所引文章的作者及其宣传的新思想。
(4)若围绕上述材料来探究一个主题,你将会拟定什么探究题目?
2021-08-1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年天津市南开区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