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孙中山三民主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24年,孙中山在其《三民主义》中说:“真正的三民主义,就是孔子所希望的大同世界。”而孔子向往的“大同”世界,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表明孙中山
A.力图推行中体西用治国理念B.为天下为公思想赋予新内涵
C.主张摆脱西方政治思想束缚D.借传统思想来寻求变法革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1923年,孙文与苏联代表越飞联合发表宣言,第一条是:“孙逸仙博士认为共产组织甚至苏维埃制度,均不能引用于中国,因中国无使此制度可以成功之情况。越飞完全同感,认为中国最要最急之问题在民国统一之成功,与完全国家的独立之获得。”这说明
A.第一次国共合作基本实现B.宣言较合理地分析了中国国情
C.苏联对国民政府倾力支援D.三民主义的基本原则已丧失
2021-10-05更新 | 505次组卷 | 7卷引用:山西省2015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认为,孙中山民生主义中的平均地权的理论来源主要是资产阶级的所谓“土地国有论”,是以“亨利·乔治的理论为基础,吸取了约翰·穆勒的方案”。也有的学者认为,孙中山的上述理论,明显源于古代中国传统的民生思想。由此可见
A.历史上的史实是可以不断修正改进
B.研究民生主义应立足于西学中国化
C.研究者研究的角度影响研究的结论
D.西方学者的观点反映出史料实证的价值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24年初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称:“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这一规定有利于
A.国家干预经济避免经济危机B.解决资金困难振兴民族工业
C.防止私人资本操纵国计民生D.壮大公有经济推动国共合作
2020-04-02更新 | 260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2020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3月)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06年2月,梁启超发表《开明专制论》一文,认为孙中山主张的“土地国有”方案是“欲夺富人所有,以均诸贫民”“利用此以博一般下等社会之同情,冀赌徒、光棍、大盗、小偷、乞丐、流氓、狱囚之悉为我用”。这说明(     
A.梁启超反对孙中山的均富思想B.民生主义思想不符合中国国情
C.民生主义思想服务于辛亥革命D.孙中山的土地政策政治倾向强
2020-03-19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山西省临汾市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1)文综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无论是夏代发端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还是商的当于民监,无论是西周的天命来自于民众的意志,还是孔子的仁者,人也,或是孟子的仁者爱人等等,都说明古代中国的民本思想是在中国古代国家保留了原始氏族血缘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的.同样,中国古代独有的社会结构,即社会关系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结成的五伦关系,社会被一层温情脉脉的血缘关系的纱幕所笼罩,保持着一种天然的亲亲尊尊的宗法联系.

——陈谷嘉《中国文明起源的特殊路径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

材料二孙中山先生已经发现了,中国不能再走西方的老路.所以他吸收了全世界最新的思想理念、知识,又结合了中国传统的东西.如«论语»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句话,它就包含了均富、以民为本的思想.孙中山先生吸收了传统文化中的这种以民为本的思想,也处处体现在三民主义中,如民族、民权、民生都是以民为本.而且,孙中山先生考虑新建国家,名称不叫共和国,叫做民国,这里还是以民为本.

——黄明同《三民主义中的民本思想来源于传统文化》

材料三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转型以回归日常生活世界,实现美好生活为价值旨归,如: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等言论均体现了主流意识形态着眼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价值话语转向.

——王永贵《文化自信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倡导“民本”思想的目的,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民本”思想的来源,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时期主流意识形态着眼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依据。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革命与改良都是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探索国家生存发展出路,实现民族复兴的主要手段。有人据此图示革命、改良、民族复兴三者问的关系(如图)。
             

——改编自张福运《对中国近代史上革命与改良的再认识——民族复兴的视角》

运用中国近代史有关史实,对革命、改良与民族复兴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针对革命、改良、民族复兴三者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19-07-17更新 | 727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6届山西太原高三下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06年,孙中山等人在《军政府宣言》中提出“国民革命”,以区别于前人的“英雄革命”。1924年,国民党在其“一大”宣言中,强调国民革命运动必须联合工农才能取得胜利。这表明
A.工农群众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B.革命指导思想发生了根本改变
C.民主革命的内涵进一步丰富
D.广大民众的革命觉悟显著提高
2019-05-14更新 | 1014次组卷 | 30卷引用:2020届山西省大同市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市直)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孙中山倡导“均贫富”,其办法是“土地国有”“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把全国大矿业、大工业、大商业、大交通都由国家经营”,还要物产归公、人民共享。这反映出孙中山
A.接受了科学社会主义
B.主张实行自由平等
C.具有浓厚的民本思想
D.否定生产资料私有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提到:孙中山看到了西方的民主、独立与繁荣,但也看到了西方为工业化问题所困扰。为预防资本集中他主张节制资本,为应对中国人口的增长超过土地面积的增长带来的土地问题他主张平均地权。这反映了孙中山
A.立足中国国情又借鉴外来文明
B.深受中共民主革命思想影响
C.吸取了民主革命失败的教训
D.侧重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2019-01-08更新 | 202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0届山西省大同市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县区)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