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1 . 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指出:“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并强调“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这说明此时(       )
A.国内已具备大规模建设的条件B.党的工作重心正在发生转移
C.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D.中国式的发展道路已在探索
2023-06-19更新 | 717次组卷 | 1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文综历史试题
2 . 1937年9月,毛泽东针对党内出现的自由主义倾向发表文章指出,“自由主义者以抽象的教条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他们赞成马克思主义,但是不准备实行之,或不准备完全实行之,不准备拿马克思主义代替自己的自由主义。”毛泽东当时发表此文意在(     
A.反对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B.坚持统一战线改善国共关系
C.重申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D.通过思想斗争维护革命利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要建立一个在工人阶级领导下的以全国绝对大多数人民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民主联盟的国家制度,这一制度取得了工人和农民的同意,也取得了和可能取得广大的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及其他爱国分子的同意。这一主张致力于(     
A.彻底打败日本法西斯侵略者B.争取新民主主义的光明前途
C.调和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矛盾D.巩固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指出:“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中国现在可以采取国民大会、省民大会、县民大会、区民大会直到乡民大会的系统,并由各级大会选举政府”。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推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B.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C.探索构建新的国家政权的模式D.即将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
2022-05-31更新 | 196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广德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论述题

材料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根据以上材料,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2-05-09更新 | 246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毛泽东在1943年4月写信给中央宣传部,说:“我的思想(马列)……不宜当做体系去鼓吹,因为我的体系还没有成。”此时毛泽东的思想著作不包括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论持久战》
C.《论人民民主专政》D.《新民主主义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延安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这两阶段理论成就分别是
A.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和“依法治国”方略确立
B.毛泽东思想萌发和经济建设为中心指导思想确立
C.毛泽东思想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
D.毛泽东思想成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
2021-12-18更新 | 208次组卷 | 23卷引用:安徽省郎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5年,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中提出,要把工农共和国改变为人民共和国,“我们的政府不但是代表工农的,而且是代表民族的。……这是因为日本侵略的情况变动了中国的阶级关系,不但小资产阶级,而且民族资产阶级,有了参加抗日战争的可能性”。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8月中国共产党在致国民党的信中,改用了民主共和国的口号。19375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报告中,正式提出“新的民主共和国”概念。从“人民共和国”到“民主共和国”再到“新的民主共和国”,说明随着革命形势的不断变化,毛泽东对新中国理想形象的设想也在逐渐深入。

——摘编自雷艳芝、陈金龙《从理想到实践:毛泽东对新中国形象建构的贡献》

材料二   对任何新生政权而言,国家形象建构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国家形象是国家实态的反映,它由政治形象、经济形象、社会形象等多种要素构成。新中国成立之初,“社会和政体四分五裂,公共秩序和风气已经败坏,被战争破坏的经济遭受严重的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折磨”。一穷二白、千疮百孔的中国,亟待励精图治,重塑崭新的国家形象。毛泽东不仅为中国人民勾画了新中国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理想形象,构筑了新中国团结统一、民主和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安定有序、风清气正的现实形象,还塑造了新中国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而又不畏强权的国际形象。

——摘编自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对新中国政体设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后毛泽东对国家形象建构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出现的历史背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有人认为,某篇文章输出的“正能量"及时消弭了当时党内军内的悲观情绪,同时精辟阐述了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其中最精妙的地方,就是毛泽东对游击战的论述。这篇文章是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新民主主义论》
C.《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D.《论人民民主专政》
2021-06-07更新 | 540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博文国际学校2021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与其他小资产阶级,乃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势力…他们必然要成为中华民主共和国的国家构成与政权构成的最基本部分”该观点
A.认可多个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B.坚持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C.注意吸收不同群体参与国民革命D.合理判断了中国革命的当时任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