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1 . 下图是某同学的课堂笔记。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应是

A.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C.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
D.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2019-09-20更新 | 585次组卷 | 20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在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之后,毛泽东思想逐渐成为党和国家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如图所示的指导思想最有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一专著之中
A.《论联合政府》
B.《论人民主主专政》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2019-06-1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学情调查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下,孰敢不正?”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摘自《论语·颜渊》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的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的演说

材料三   



材料四   图二所示是美国《时代》杂志1985年某一期的封面。画面很清楚地对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个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边是游行的队伍和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孔子的思想主张。
(2)结合材料二指出,在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请简述这一重要思想的历史作用;孙中山实现了他的“完美的国家”吗?为什么?
(3)图一中的人物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有何突出贡献?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时代的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什么决定?该期杂志封面上的“CHINAMovingAwayfromMarx”(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的说法对吗?请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
2019-05-19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岭市箬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其目的是
A.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D.尽快的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列有关毛泽东思想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同志个人思想的总结
②主要来自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③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④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
A.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 . 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发展到新的高度,集中体现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思想的理论著作不包括。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论十大关系》
D.《新民主主义论》
8 .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材料的含义不包括
A.中共指导思想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
B.科学发展观是对党指导思想的进一步继承和发展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D.我们只能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9 . 某版主在党建论坛上发表了一个关于邓小平理论的主题讨论帖,很多网友进行了跟帖,其中与主题讨论不相符合的内容是
A.邓小平理论诞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
B.《论十大关系》提出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它是体现邓小平理论的重要著作
C.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D.“社会主义本质”、“一国两制”等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
10 . 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以下有关毛泽东著作的连线,不正确的是
A.《论十大关系》——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论
B.《新民主主义论》——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以及前景
C.《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