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2 . 毛泽东在1943年4月写信给中央宣传部说:“我的思想……不宜当作体系去鼓吹,因为我的体系还没有成熟。”此时反映毛泽东思想的著作不包括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论人民民主专政》D.《新民主主义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正确的东西,好的东西,人们一开始常常不承认它们是香花,反而把它们看作毒草……同旧社会比较起来,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新生事物的成长条件,和过去根本不同了,好得多了。但是压抑新生力量,压抑合理的意见,仍然是常有的事。”毛泽东的这一论述
A.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基础B.有利于“双百方针”政策的实行
C.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D.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 .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是
①提出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
②用国家资本主义形式与和平赎买政策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③用逐步过渡的形式改造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
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④
5 . 有人指出,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第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为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点亮了指示灯。该人评价的是
A.《我的马克思主义观》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C.《新民主主义论》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020-04-2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二) 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真理。下表是关于毛泽东的理论成果的表述,空白处应填入
著作时期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大革命时期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A.《新民主主义论》B.《论人民民主专政》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共产党人>发刊词》
7 . 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主要体现为
①坚持共产主义的发展方向②在如何建立共产主义的问题上坚持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
③走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道路④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A.②③④B.①③C.①②③④D.③④
2020-03-1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1949年9月,毛泽东发表《________》,提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________学说。十年探索时期,毛泽东发表《________》,毛泽东强调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严格区分并正确处理矛盾和矛盾;《________》,提出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特别是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2020-03-1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5年,孙中山以中国社会主义者的身份到比利时走访第二国际领导机关,并要求接受他的党为成员。孙中山表示:中国要采用欧洲的生产方式,使用机器,但要避免其种种弊端,使中国由中世纪的生产方式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生产阶段。在孙中山接触到的所有欧美社会主义理论中,他最敬佩,最崇拜的就是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实际上,他对马克思的资本公有理论的借鉴才促使他系统和完整地阐述了他的资本公有和节制资本的思想。但是,他并不完全理解也不完全赞同,更不主张在实际行动中毫无保留地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摘编自王涛《孙中山的民生思想及对我国民生建设的启示》

材料二   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各种矛盾,问题层出不穷,毛泽东坚持把民生问题看作一个整体,大力发展经济奠定物质基础外,统筹教育、就业和医疗卫生等各个方面,采取的各项措施都能体现出整体性的特点。毛泽东的民生思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基础上,坚持人民利益最高,展开了彻底的土地革命,保障了人民群众吃饭、读书、看病等基本民生,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是对传统民本思想和孙中山民生思想的超越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在继承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基础上,又发展了毛泽东民生思想。

——摘编自齐蕾《毛泽东民生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民生思想的特点及其理论价值。
10 . 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打破贵族的垄断,在思想界呈现出“以民本思潮等为代表的私学文化”,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亮点。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的主张。

材料二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2)依据材料二,黄宗羲提出了什么主张?这一主张反映出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材料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05年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

材料四   “(一)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二)……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三)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3)材料三、四分别反映了孙中山的什么理论成果?材料四与材料三的主张相比有了“质的飞跃”,这种“质地飞跃”是指什么?

材料五   “……中国人民在几十年中积累起来的一切经验,都叫我们实行人民民主专政,或曰人民民主独裁,总之是一样,就是剥夺反动派的发言权,只让人民有发言权。”

——《毛泽东选集》


(4)依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五出自毛泽东的哪篇著作?该著作产生了哪些重要的影响?

材料六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始终如一的施政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习近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


(5)综上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理念与先秦“民本思想”和近代“三民主义”的最大不同是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