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在这个时期内,不但在实践上发展了第六次大会路线的正确方面,并正确地解决了许多为这次大会所不曾解决或不曾正确解决的问题,而且在理论上更具体地和更完满地给了中国革命的方向以马列主义的科学根据。”这意在强调毛泽东
A.形成了党内的个人崇拜B.确立了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C.推动了工作重心的转移D.解决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22-02-25更新 | 257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开年考文综历史试题
2 . 下表是毛泽东主席在不同历史时期发表的关于革命和建设的著名文章。
1925——1927《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928——1930《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38《论持久战》
1940《新民主主义论》
1956《论十大关系》
1957《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请挑选其中一个时期的文章进行简要分析阐释。阐释内容应该包括文章的写作背景,简要概述文章内容,并用所学历史史实说明这篇文章提出的科学理论是如何指导中国革命或者建设实际的。
2022-02-22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验收考试历史试题
3 . 1955年,毛泽东在编辑《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的时候,写了104篇按语。1958年在重印一部分按语的时候,毛泽东特别写了一个说明,指出这些按语“其中有一些现在还没有丧失它们的意义”,但有一些说法已“不妥当”。这体现了毛泽东
A.扎根群众的情怀B.解放思想的魄力
C.实事求是的作风D.独立自主的品格
2022-02-07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昌吉州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高考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48 年1月,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对于应当没收的工商业,“凡属于有益于国民经济的---必须使其继续营业,不得分散或停闭”;对于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应当加强管理,实现“降低成本、增加生产、劳资两利”。毛泽东的这一分析有利于
A.构建新民主主义经济B.进行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
C.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D.恢复濒临崩贵的国民经济
2022-01-19更新 | 210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47年12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扩大会议上阐述了党的经济纲领,强调要“保护民族工商业”,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要消灭的对象,只是封建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只是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这一论述
A.适应了民族战争发展的需要B.丰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C.表明党的工作中心发生转移D.旨在挽救国统区的民族工业
6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国共产党前进的根本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后初期成立共产党组织的亚非美洲国家

1919年 美国、墨西哥

1920年 印度、阿根廷

1921年 中国、古巴、乌拉圭

1922年 日本、埃及、智利、巴西

1925年 朝鲜

——整理自徐世澄《十月革命后拉美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等

材料二 1931年11月,来自闵西、赣东北、湘赣、湘鄂西等革命根据地的600多名代表参加了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宪法大纲》《土地法令》《劳动法》等法律文件,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工农民主政权,为我们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根据地建设以及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培养了一大批领导骨干和组织、管理人才。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处于被分割状态的各根据地的中枢指挥作用,推动了个革命根据地政权、经济和文化教育方面等的建设,推动了革命斗争进程。

——鲁青《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

材料三   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于11月8日在北京召开,此次六中全会将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很多外媒指出,这将是中共百年党史上继1945年和1981年之后“第三个历史决议”,“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分量和历史分量”。……1945年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论述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为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党内的指导地位做准备。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改革开放新时期拨乱反正任务基本完成。

——2021年11月8日“环球时报综合报道”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推动一战后世界各地相继成立共产党组织的国际因素,简述中共“一大”提出的初心使命。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诞生地及其政权性质,并概括其对中国革命发展的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回答:①指出1945年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决议的主要作用,分析毛泽东思想在中共七大上被确立为指导地位的条件与意义。②概述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关于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定义及由此产生的时代价值。
7 . 毛泽东非常重视调查研究,他回忆一个重要报告的形成时说:“我在北京经过一个半月,每天谈一个部,找了34个部的同志谈话,逐步形成了那个十条。”下列关于这个重要报告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A.正确分析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B.避免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重走苏联弯路
C.部分纠正了农村工作的左倾错误
D.有利于调动国内外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8 . 新中国成立以来,共产党人致力于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我们曾经把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具体化为一个公式,叫做“团结-批评-团结”。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要在整个人民内部继续推广和更好地运用这个方法,去解决他们内部的矛盾,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

——摘自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材料二 农业本身的问题,现在看来,主要还得从生产关系上解决。这就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现在全国也还有个别的农村人民公社实行公社所有制,群众不愿意拆散,能够保持的就让它保持好啦,也有以生产大队为核算单位的,比较多的是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有些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的地方,现在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如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到田”、“五统一”等等。以各种形式包产到户的恐怕不只是百分之二十,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邓小平《怎样恢复农业生产》

材料三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要向前看,就要及时地研究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否则我们就不可能顺利前进。各方面的新情况都要研究,各方面的新问题都要解决,尤其要注意研究和解决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经济政策这三方面的问题。

——摘自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一文发表的时间,说明文章认为应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并简析该文对新中国发展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发表这篇讲话的背景,并简述这些“新的情况”在新时期取得真正成功的表现。
(3)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工程中,邓小平提出了“两手抓”的著名论断,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②简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民主法治建设方面所做的努力。
2021-09-02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59年底,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后指出:“即使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由于还是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因而也仍然应该是这样的一种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这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形态。”这一论断
A.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
B.标志毛泽东思想理论上的成熟
C.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发展
2021-07-02更新 | 728次组卷 | 6卷引用:全国丙卷地区2021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1934年,毛泽东提出:“我们是革命战争的领导者、组织者,我们又是群众生活的领导者、组织者……在这里,工作方法的问题,就严重地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当时毛泽东强调改进工作方法意在
A.发动群众参加革命战争B.开辟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C.建立广泛革命统一战线D.动员社会各界进行抗战
2021-06-08更新 | 13494次组卷 | 95卷引用:2021年全国乙卷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