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接受康有为的学说开始,梁启超的理想便是改革封建王朝,使之变成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国家:1899年至1903年的激进,与当时国内的政治形势密切相关,由于戊戌变法的和清廷的顽固保守,梁启超转而接受孙中山革命派的激进方案……1905年以后他的政治态度复归于保守,重新鼓吹起改良与立宪。在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关键时刻,梁却又拒绝诱惑、不怕威胁,坚决维护民主共和。

——摘编自杜先菊《梁启超一生中的“变”与“不变”》

材料二 孙中山说,欲救亡图存,“革命为唯一法门”。即认为不推翻清王朝,中国决无生存于竞争世界的希望……共和制度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中国应当取法乎上,直接建立共和制度,“方才是人类的进步”。还提出,中国可以借鉴外国经验教训,“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汤奇学《孙中山的社会进化思想述评》

材料三 1938年,毛泽东在《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第一次向全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号召,他认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个表现中带着必有的中国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运用它,成为全党必须解决的问题.”

——摘编自《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贡献》


(1)材料一中梁启超一生中的“变”与“不变”指的是什么?概括梁启超政治思想多变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孙中山挽救民族危机的策略。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为践行“社会进化”思想进行的政治努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并依据所学知识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具体表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人考察“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困境,深入分析国情,认为农民受到“三座大山”的压迫,农民人数多,只有落脚于农村才有可能扭转革命时局。为此,毛泽东等人开辟了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先河,探索解决民族解放之路。50年代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启之际,毛泽东强调要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破除“两个凡是”的束缚,挖掘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此后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领导人继续带领人民开辟新的建设事业。进入新时代,为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攻克改革遇到的“硬骨头”等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和新时代中国国情结合,取得开创性成就。

——摘编自郭媛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的逻辑生成和现实意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实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的背景,并谈谈你对该理论成果的认识。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一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材料二   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大家认为进行这个争论很有必要,意义很大。从争论的情况来看,越看越重要。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1)根据材料一,以史实说明“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并结合所学概述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防止因胜利而产生的各种消极情绪走出“历史周期规律”(即“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所做的理论探索。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析邓小平这一讲话的历史背景,用一句话概括该讲话的主题。这一讲话对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何意义?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二   关于中国共产党诞辰二十八周年的纪念邮票


材料三   事物总是发展的。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即辛亥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全变了。

——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


(1)材料一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哪两大理论?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理论建设的主要贡献。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的面目全变了”的含义。实现这种巨变的主要途径是什么?针对此时中国的变化,毛泽东又提出哪些重要的思想?

2019-06-30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同步练习:第17课 毛泽东思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随着历史的推移,马克思主义在不断发展,从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最近几个月,中央政治局听了中央工业、农业、运输业、商业和财政等三十四个部门的工作汇报……结合起来,一共有十个问题,也就是十大关系。一、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二、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四、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五、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六、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七、党和非党的关系;八、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九、是非关系;十、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应运而生,它不是简单的先哲主观臆想,而是与一定的社会实践和时代相联系。

——覃杰《反思十九大报告中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与实践性》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论十大关系》探讨的核心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20世纪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史实,就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实践性”和“时代性”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简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的问题完全用西方的方法来办,必然要遭到传统的巨大阻抗;而完全用传统的方法来办,那已落后于时代。毛泽东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用西方文化(主要是马克思主义)来改造传统,用改造了的传统来反对传统以及新的敌人。他率领一批旧时代的人——农民,取得了新时代的胜利。

——摘编自茅海建《也谈近代湖湘文化》

(1)说明材料中“用改造了的传统来反对传统以及新的敌人”所代表的革命道路。1956年,毛泽东在新中国建设道路上继续“改造传统”,发表《论十大关系》,请简述其国内背景?

2018-11-0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四第2课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于发展练习2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最后,我们再回望中国这个被黑格尔称为“一切例外的例外”的国家。自1840年以来,中国在制度模式上照搬他国一共两次。一次是模仿西方建立宪政共和,即中华民国。二是模仿苏联建立僵化的社会主义体系。这两次均以失败而告终。而唯独中国决定走自己的道路,实行改革开放,才创造了今天的经济奇迹和北京模式。这一点在2008年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和弥足珍贵。

——《西方民主得了什么病》


材料二 毛泽东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他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他根据对农村的直接考察断定,占人口70%的贫农是“革命的先锋”,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这对莫斯科来说纯属异端邪说,但毛自行其是,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了独立的军队和政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在人们广泛讨论中国梦时,有一个问题很值得深思,就是究竟哪一个梦想能够影响民族命运、体现中国自信、坚定国人信心?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明确答案,习近平说:“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1)据材料一回答“宪政共和”模仿的是西方哪个国家的什么制度。中国学习苏联所建立的僵化的社会主义体制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是什么?这两次模仿的失败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教训?
(2)依据材料二,毛泽东“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是什么?为什么说“这对莫斯科来说纯属异端邪说”?如何评价“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
2018-04-1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4.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随堂测试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主一词起源于希腊文,它是指国家的一种政治制度,原意是“人民的统治”。在资本主义社会,保留财产私有制和人剥削人的经济制度下的民主,成为资产阶级的特权。恩格斯认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前途是“同资产阶级和财产对立的民主制”,即无产阶级的民主制。而资产阶级不会“把政权让给工人阶级”,工人阶级“唯一的出路就是暴力革命”,《共产党宣言》明确提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诞生。

——摘编自张袁夫《论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创立》

材料二   毛泽东特别重视工农大众的力量,认为“一切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都将被他们葬入坟墓。”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形成了工农民主政权理论,民主的目标是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1931年苏维埃政权实行工农代表大会制。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进行“三三制”政权的普选,抗日民主政权不断发展壮大。同时毛泽东认为,“处在伟大斗争面前的中国共产党……高度发挥其积极性,才能取得胜利。发挥积极性,有赖于党内生活的民主化”。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49年,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强调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毛泽东民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的发展。

——摘编自张洋《论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发展的有机统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主要内容,并指出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创立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民主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发展,并简要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价值。
2018-03-30更新 | 197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毛泽东指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这一观点提出的相关背景是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C.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017-10-11更新 | 1054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1届甘肃省河西五市部分普通高中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毛泽东同志指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这一观点提出的相关背景是
A.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全面发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