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文明发展的连续性是十分突出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在其发展过程中未曾为外来因素所中断。其二,中国文明在文化发展史上也未曾有断裂现象。她的语言文字和学术传统的发展保证了自身文明的连续性,语言文字成为一种文化赖以流传的工具或形式,学术传统的发展也能保证文化精神内容的连续性。

我们认为,中国文明发展的连续性的实质,绝对不在于什么凝固不变性或停滞性,而恰恰在于中国文明具有的不断的自我更新、自我代谢的能力。在其发展过程中曾经阅历了无数惊涛骇浪,穿越了无数深峡险滩,其间有过许多光辉灿烂的时期,也有过不少风雨如晦的朝夕。但她都历尽危机而未消残壮志,屡经考验而能活泼泼地生存下来。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结合中国史的相关史实,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阐述须史论结合,逻辑清楚。)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严复认为:“讲教育者,其事常三宗:日体育,日智育,曰德育,三者并重”。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的《教育宗旨》规定:“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阅读材料,选取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20-04-21更新 | 23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0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下学期居家学习线上检测第一次模拟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过去为了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我们实行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如今为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同样也实行这个方针。在国内,工人和农民是基本力量。中间势力是可以争取的力量。在国际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要团结,不中立的可以争取为中立,反动的也可以分化和利用。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党和非党的关系。

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是非关系。

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这十种关系,都是矛盾。我们的任务,是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据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论十大关系》反映了许多具有重大价值的理念,结合中国近现代史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任一理念,并阐述其价值。(要求:理念表述明确,阐述史论结合,史实运用准确)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共党史不同历史时期的部分口号


20世纪20年代——30年代“打倒军阀,打倒列强”、“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工农武装割据”、“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争取民主”。
20世纪40年代“毫不利已,专门利人”、“为人民服务”、“和平”、“民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20世纪50年代一70年代“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
20世纪80年代年以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法治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国梦。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主题,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明确写出主题,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学者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各抒己见,莫衷一是。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是用马克思主义“化”中国,也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改变中国,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其次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即用中国的实践经验以及被升华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新理论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汪青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就材料中的一个观点进行探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