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的冲击以及外部环境的新变化,党和政府审时度势,在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为我国当前及长远发展指明了道路。该战略
A.是对改革开放战略的延续和发展B.是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重大举措
C.侧重于利用外部资源来发展经济D.合理安排了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
2021-03-30更新 | 1103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建国以来15次阅兵首长指示(局部)简表

时间阅兵首长长所做指示内容要点
1949年朱德庆祝军事胜利、指示战斗任务、提出命令(军事解放与镇压反革命)
1953年朱德庆祝朝鲜战争胜利、致谢中苏友谊、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命令(加强国防军事建设、军事解放、学习苏联)
1954年彭德怀庆祝与总结五年来建设成果、宣告国家武装写入宪法、提出命令(加强国防军事建设、军事解放、学习苏联)
19551956年彭德怀回顾与总结建设成果、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命令(加强国防军事建设、军事解放)
1959年林彪回顾与总结十年建设成果、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命令(着重政治学习、加强国防军事建设、支援人民参与大跃进)
1984年邓小平回顾历史、总结国家建设成果、对外开放与维护和平、和平统一
1999年江泽民回顾历史、坚定政治立场、和平统一、独立自主外交与维护和.平、团结人民、未来发展展望
2009年胡锦涛
2019年习近平

——据许农合《国庆大阅兵》等


阅读材料,从阅兵首长指示内容的演变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1-02-02更新 | 23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江苏卷)02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无论是夏代发端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还是商的当于民监,无论是西周的天命来自于民众的意志,还是孔子的仁者,人也,或是孟子的仁者爱人等等,都说明古代中国的民本思想是在中国古代国家保留了原始氏族血缘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的.同样,中国古代独有的社会结构,即社会关系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结成的五伦关系,社会被一层温情脉脉的血缘关系的纱幕所笼罩,保持着一种天然的亲亲尊尊的宗法联系.

——陈谷嘉《中国文明起源的特殊路径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

材料二孙中山先生已经发现了,中国不能再走西方的老路.所以他吸收了全世界最新的思想理念、知识,又结合了中国传统的东西.如«论语»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句话,它就包含了均富、以民为本的思想.孙中山先生吸收了传统文化中的这种以民为本的思想,也处处体现在三民主义中,如民族、民权、民生都是以民为本.而且,孙中山先生考虑新建国家,名称不叫共和国,叫做民国,这里还是以民为本.

——黄明同《三民主义中的民本思想来源于传统文化》

材料三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转型以回归日常生活世界,实现美好生活为价值旨归,如: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等言论均体现了主流意识形态着眼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价值话语转向.

——王永贵《文化自信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倡导“民本”思想的目的,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民本”思想的来源,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时期主流意识形态着眼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依据。
4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经历了传承、发展和创新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成果就是……解决了在一个人口众多、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开展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课题,坚持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

——付丽、冯广通《浅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轨迹》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历史上的重大转折。邓小平指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创新的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这一原创性贡献具体表现为新论断、新命题、新理念……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内容,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孙菲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的理论成果和主要内容。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2020-02-03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其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材料中的“……”是指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邓小平理论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