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航天事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8 道试题
1 . 《欧洲时报》曾发表社论,高度肯定中国某项航天领域的科技成就,认为它“打破了美、俄二元对峙局面,形成美、欧、亚三足鼎立之势,对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具有十分深远的战略意义”。该社论评论的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仿制近程导弹实验成功
C.“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D.“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2021-09-03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计资料

时间40110001001150015011840
中国在世界科技中的比例70%58%29%

材料二1862年在北京成立的同文馆,18621863年在上海、广州成立的广方言馆。特别是1868年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所设立的翻译馆,它们都是官办的编译西方科技的机构。这些机构大都由外国人主持,一共有460多种西方科技著作被翻译成中文出版。…从洋务运动时期开始,中国不断派出留学生到西方国家学习科学技术。……1896年后,一些学者相继成立了“务农会”“地学公会”“舆算学会”“地图学会”“测量学会”等。………但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还没有开始。

材料三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

1956年,中国组建0038部队,由钱学森担任院长,开始谍划发展独立的航天事业

1960年,中国自制的第一枚导弹1059发射成功。

1965年,中国开始正式立项研制航天运载火箭。

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3年,中国第一次卫星(长空1号卫星)发射失败。

1990年,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中国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

1996年,中国第一次发射外国卫星(“国际星7A)失败。

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升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当代社会传媒》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在1501年一1840年的科技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归纳中国近代前期科技发展的主要表现,并分析1956-2003年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科技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2021-10-04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75年,中国创造了一个世界航天史的奇迹:首次发射返回式卫星即获得成功。苏联是在秘而不宜地发射了几颗卫星后才掌握回收技术的;美国虽大大方方,却是在发射到第13颗卫星时才掌握了该项技术。材料可以用来说明中国
A.航天技术逐渐走在世界前列
B.航天操作规章制度优于美、苏
C.科研人员有精益求精的执着
D.宇航员对卫星有详细的了解
2019-03-27更新 | 210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鞍山一中2019届高三一模历史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1年4月,当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遨游太空时,陕北黄土地上,一个18岁的青 年正仰望天空。“我当时在延川县梁家河村当知青,听到了发射成功的消息,非常激动!”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来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参观空间技术 成就展览。站在“东方红一号”总装的历史图片前,习近平表示:“空间技术领域是高技术集 中的领域,空间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

——摘编自付冰冰《“嫦娥”探月记》

材料二   中国科学家在1994年就开展了探测月球的可行性研究,1996年完成了探月卫星的技术方案研究,1998年完成了卫星关键技术研究。2004年3月,中国正式启动了月球探测科研工程,这个庞大的科学工程被命名为“嫦娥探月工程”。中国的探月科学研究用“嫦娥”“玉 兔”“广寒宫”等命名,绝非偶然的行为,其背后依然有中国文化基础性价值观的考虑。和阿 波罗(古希腊神话中的神明,美国的载人登月计划以其命名)类似,嫦娥奔月神话一直是中国 人宇宙观的一个重要节点,而月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多重的时空、灵脸意义。因此,中国人研制的交通工具第一次到达月球时,用“嫦娥”来作为标记是顺理成章的。假设未来嫦娥工程实现了载人登月,可以预见,嫦娥奔月神话将进一步被激发出文化影响力。

---摘编自张多《宇宙科技、宇宙观与神话重述——从嫦娥奔月神话到探月科技传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嫦娥探月工程”的特点,并说明该工程以“嫦娥”命名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中展示的新中国第一:19527月,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通车。19567月,第一批国产汽车“解放”牌CA10型载重汽车驶下生产线。19588月,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103型”计算机研制成功,运算速度达每秒1800次。19704月,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19845月,建成了中国第一个数字寻呼系统。19889月,第一颗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星发射成功。2008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空,中国航天员成功实现首次太空行走。20159月,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落成使用。20175月,自主研制的首款大型客机C919首飞成功。20191月,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玉兔二号月球车与着陆器顺利分离,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月背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国家。


概括材料中所示科技发展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要原因
2021-07-17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列科技、教育成就中,哪些是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成就,并按时间顺序排序(     
①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②研制出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
③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④秦山核电站的建成
⑤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   ⑥“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
A.⑤④②①⑥B.③⑤⑥①C.④①⑥②D.④⑥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框内文字材料,它们最有可能是对我国哪一项技术发明的评论(  )
西班牙《世界报》:中国龙已经飞起来了,而且飞得很高,它使整个中国充满了自豪。
德国《汉诺威报》:中国正在奋起直追,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

A.“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B.“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C.大型运输机运20成功试飞D.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中国70周年的国庆阅兵举世瞩目,在这次庆典中向世人展示了新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其中就有被国人戏称“东风快递”的导弹方阵等国之重器。下列关于建国以来科技成就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发展两弹一星是为了和西方大国进行核竞赛
B.1964年中国自行研制的氢弹爆炸成功
C.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D.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加入“载人航天俱乐部”
9 . 2018年12月在北京举行“40年,那些难忘的瞬间——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图片展”。下列事件最有可能入选图片展的是
A.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B.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轨道
C.中国成功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成功发射
10 . 70周年国庆阅兵举世瞩目,在这次庆典中向世人展示了新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其中就有被国人戏称“东风快递”的导弹方阵等国之重器。下列关于建国以来科技成就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发展“两弹一星”是为了赢得核争霸
B.1964年中国自行研制的氢弹爆炸成功
C.21世纪初中国成功挤进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
D.袁隆平研制的杂交水稻缓解了“大跃进”造成的经济困难
2021-03-03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