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航天事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1年4月,当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遨游太空时,陕北黄土地上,一个18岁的青 年正仰望天空。“我当时在延川县梁家河村当知青,听到了发射成功的消息,非常激动!”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来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参观空间技术 成就展览。站在“东方红一号”总装的历史图片前,习近平表示:“空间技术领域是高技术集 中的领域,空间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

——摘编自付冰冰《“嫦娥”探月记》

材料二   中国科学家在1994年就开展了探测月球的可行性研究,1996年完成了探月卫星的技术方案研究,1998年完成了卫星关键技术研究。2004年3月,中国正式启动了月球探测科研工程,这个庞大的科学工程被命名为“嫦娥探月工程”。中国的探月科学研究用“嫦娥”“玉 兔”“广寒宫”等命名,绝非偶然的行为,其背后依然有中国文化基础性价值观的考虑。和阿 波罗(古希腊神话中的神明,美国的载人登月计划以其命名)类似,嫦娥奔月神话一直是中国 人宇宙观的一个重要节点,而月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多重的时空、灵脸意义。因此,中国人研制的交通工具第一次到达月球时,用“嫦娥”来作为标记是顺理成章的。假设未来嫦娥工程实现了载人登月,可以预见,嫦娥奔月神话将进一步被激发出文化影响力。

---摘编自张多《宇宙科技、宇宙观与神话重述——从嫦娥奔月神话到探月科技传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嫦娥探月工程”的特点,并说明该工程以“嫦娥”命名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陆元九,我国著名自动控制、陀螺及惯性导航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5年,陆元九成为赴美第一批公费留学生,被分配进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毕业后,获得仪器学专业的科学博士学位,白于中美关系恶化,未能立即回到中国而滞留海外。直到1955年,中美达成了协议,用战争中的美国俘虏换取中国留学人员回国。1956年,经过一系列波折后,陆元九转道日本,途经菲律宾,冲破重重险阻最终返回国内。1965年,陆元九主持组建了中科院液浮惯性技术研究室并兼任研究室主任,主持开展了中国单自由度液浮陀螺、液浮摆式加速度表和液浮陀螺稳定平台的研制。1978年后,陆元九积极参加航天型号方案的论证工作,根据中国国外惯性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国内的技术基础对新一代运载火箭惯性制导方案的论证进行了指导。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建所初期,陆元九组织了科研人员的专业技术学习和外语学习,并亲自讲授英语和专业课程。陆元九为我国航天事业奉献了一辈子,并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人造卫星控制研究和惯性技术领域都取得重大突破,培养了一大批航天领军人才。

——摘编自肖欢欢《广州日报》


(1)根据材料,说明陆元九对中国航天事业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陆元九身上具有哪些可贵品质。
2022-04-12更新 | 62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综合高中2022届高三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科学技术是构成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归根结底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受文艺复兴的影响,l6~17世纪欧洲发生科学革命,现代科学诞生。l7世纪,英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l8世纪下半叶英国发生第一咨工业革命,工业现代化启动。继英国以后.l8世纪法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启蒙运动的中心从英国转移到法国,并达到高潮,引发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的民主精神传遍欧洲。1871~1913年欧洲和美国发生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有直接的作用,如化学工业、电力工业和内燃机等重大发明,都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l9世纪德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德国是l9世纪末第二
次工业革命的中心之一,它仅用40多年时间(1871—1913年)就成为欧洲头号工业强国。20世纪美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它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之一。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2))


材料二 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主要科技成就一瞄轰
时间成就地位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世界第三个掌握载
载人航天工程2005年lO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嫦娥”绕月2007年lO月24日“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世界第四个掌握绕
探测工程2010年lO月1日“嫦娥二号”月球卫星月探测技术的国家
2000年lo月31日北斗导航卫星一号
北斗卫星2000年l2月21日北斗导航卫星二号世界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
定位系统2003年5月25日北斗导航卫星三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国家
2008年2月北斗导航核心芯片
“领航号”正式诞生

     材料三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科技成果达到六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累计达到14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

——摘编自《普通高中历史教师用书》


材料四   200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奖揭晓,钱学森被授予此殊荣,同时还向“嫦娥一号”卫星研制开发团队表达了特别致敬。
给钱学森的颁奖词是: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给“嫦娥一号”研发团队的颁奖词是: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平均年龄仅30岁。副总指挥34岁,副总设计师37岁,总体主任设计师36岁。这是一群航天才俊,3年多来先后攻克了轨道设计、月食问题、数传定向天线研制、卫星热设计、导航与控制分系统设计、测控数传分系统设计、紫外月球敏感器、数管分系统设计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拿下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2007年ll月7日,当“嫦娥一号”卫星以超出设计预期的精准度进入环月工作轨道的那一刻,举国欢庆、全民振奋,中国人千年奔月的愿望终于梦想成真。
(1)概括材料一中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从中得出中国科技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四概述我国取得以上科技成就的原因。
2016-12-07更新 | 8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