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的春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东方红》是一首陕北民歌,该曲曾在开国大典上作为背景音乐,也曾伴随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入太空。并多次被改编为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影视等作品,受到各地群众喜爱。2009 年,《东方红》入选中宣部推荐的 100 首爱国歌曲。该作品(     
A.体现了艺术性与革命性、人民性的结合
B.彰显了时代性与历史性、世界性的统一
C.诠释了“双百方针”的深刻内涵与意义
D.说明中西方文化在交流中得到不断发展
2 . 1978年,三类影片居于中国电影中心:一类是表现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的影片,如《南昌起义》;第二类是对历史和现实进行反思的影片,如《人到中年》;第三类是响应时代潮流的探索片,如《小花》。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A.积极纠正“左”倾错误B.政治宽容度大大加强
C.贯彻改革开放政策D.科教文化全面发展
2022-09-29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第三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月考(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56年下半年,我国文艺界一改以颂歌为主调的创作思路,形成了一个以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为代表的大胆面对现实,对官僚主义、意志衰退等消极因素进行揭露和批判的小说创作新潮。这一小说创作“新潮”的出现
A.反映了社会矛盾日益激化B.背离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C.是新文艺方针推动的结果D.开创了现实主义文学先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51年唐韵笙基于传统戏《假途灭虢》(取材于《左传·僖公五年》等),创编了新型京剧,将其更名为《唇亡齿寒》并组织进行义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据此可知(       
A.“双百”方针推动戏剧走向繁荣B.传统戏剧焕发活力成为社会潮流
C.戏剧作品服务于当时的政治需要D.革命题材戏剧适应大众文化需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