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的春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22-23高二上·陕西商洛·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79年10月,国家领导人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指出:“文艺发展的天地十分广阔,不论是对于满足人民精神生活多方面的需要,对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还是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文艺工作都负有其他部门所不能代替的重要责任。”这一讲话(     
A.为新时期文化发展提供了政策导向B.说明文艺领域拨乱反正工作的完成
C.反映出文艺理论创新工作受到重视D.要求文艺工作者全面提升自我素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休闲文学开始成为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以写休闲并满足读者的休闲为旨趣,内容涉及书画和美食等方面。休闲文学的盛行反映了
A.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B.“双百方针”得以恢复
C.精神享受成为主要追求D.经济体制改革影响广泛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下表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史的三个阶段。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阶段时间内容
第一阶段1917—1949年“新文学”研究
第二阶段1950—1985年“现代文学”研究
第三阶段1985年至今“20世纪文学”研究

A.第一阶段的研究内容主要是“浪漫主义文学”
B.第二阶段的文学题材较窄,工农兵文学是主流
C.第三阶段文学的主流是批判现实主义
D.中国的文学研究主要服务于文学形式的创新
2021-09-16更新 | 12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尖子生培优题典(课标全国专用)-考点10中国现代思想文化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80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坚持“三不主义”,即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切实保障人民进行文艺创作、文艺批评的自由。“三不主义”
A.揭开了拨乱反正的序幕B.推动了《青春之歌》的诞生
C.促进了文艺的再度繁荣D.说明文艺为经济建设服务
2021-09-16更新 | 13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尖子生培优题典(课标全国专用)-考点10中国现代思想文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79年发行、李谷一演唱的歌曲《乡恋》虽然广受群众喜爱,却也在当时引起巨大的社会争议:有人认为其“趣味不高,格调很低”,有人说它是“靡靡之音”,批评最多的是李谷一所采用的“气声”唱法。这些非议主要是因为歌曲
A.“气声”诠释歌曲,以人为本唱出人情人性人文B.昭示着文艺应该告别统一僵化、千人一面的模式
C.旋律温情、演唱甜美引起许多思想保守人士反感D.节奏、旋律、配乐等方面蕴含的现代元素多一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邓小平说:“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经历和不同教育程度的人们,有多样的生活习俗、文化传统和艺术爱好。雄伟和细腻,严肃和诙谐,抒情和哲理,只要能够使人们得到教育和启发,得到娱乐和美的享受,都应当在我们的文艺园地里占有自己的位置。英雄人物的业绩和普通人民的劳动、斗争和悲欢离合,现代人的生活和古代人的生活,都应当在文艺中得到反映。我国古代的和外国的文艺作品、表演艺术中一切进步的和优秀的东西,都应当借鉴和学习。”邓小平旨在
A.强调文艺问题须“百花齐放”
B.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
C.说明开放的中国需要引进外来文化
D.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021-05-13更新 | 420次组卷 | 8卷引用: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1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7 . 新中国的第一部体育电影是《两个小足球队》(1956),影片讲述了高中生王力因自大而输掉足球比赛,在老师、家长的批评教育下改正缺点获得认可的故事。还有电影《女篮5号》(1957)、《小足球队》(1965)等也表达了类似的主题。这类电影旨在
A.传达健康向上的体育精神B.倡导国民为建设强身健体
C.构建民众的集体主义意识D.促进青少年提升道德水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79年10月,邓小平在第四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上代表中共中央强调,文艺创作 非常需要文艺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写什么和怎样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 索和逐步求得解决,各级党委不要横加干预。这一讲话表明了
A.“双百”方针的回归B.党对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视
C.拨乱反正的开始D.文艺创作根源于个人经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报告文学从描写伤痛、反思历史中走出来,《热流》《中国农民的大趋势》《两用人才的开发者》《奔涌的潮头》《在大时代的弯弓上》《原野在呼唤》《经济和人》等作品相继问世。这种局面的出现
A.说明“文革”的影响已消失B.反映了当时经济“大跃进”的倾向
C.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推动D.体现了当时民众对历史的忽视
20-21高二上·河北邢台·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79年3月,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在《文艺研究》上发表了《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问题》一文,文中以人性开篇,指出人性就是“人类自然本性”。这反映出
A.阶级斗争的痕迹依然鲜明B.新时期对历史的审视和反思
C.对个人命运的深层次思考D.思想解放对改革开放的影响
2020-11-12更新 | 11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尖子生培优题典(课标全国专用)-考点10中国现代思想文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