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双百”方针的提出与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时代背景是
①三大改造即将完成
②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
③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④十一届全中全会的召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17-11-1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新中国成立后,曾出现许多有深刻社会影响的口号、标语等。下列口号接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人民公社好
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③科教兴国
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③②④D.②①④③
3 . 新中国成立以后,文学杂志和出版社都被纳入国家体制之中。大众传媒通过相对固定的模式,传播人民群众欣赏喜爱的民族英雄和角色模型。大众传媒的这种变化
A.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不同文化的需求B.有助于新的意识形态的构建
C.造成新中国成立初中国文化凋零的局面D.使报纸杂志浪漫主义色彩浓厚
2017-11-03更新 | 318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有关中共的“双百”方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双百”是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改革开放后提出
C.它是我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研工作的基本方针
D.促进了我国文艺和科研事业的繁荣
2017·全国·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中华人民共和同成立初期,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文人画因其贵族性、封建性而受到完全的排斥;但在1956年后中国传统绘画包括文人画也因其“民族性”而获得了更大意义上的生存空间。这反映了
A.社会制度转型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B.文学艺术事业发展受政策因素影响
C.盲目学习苏联影响民族文化保护
D.邓小平主持科教工作推动拨乱反正
2017-09-09更新 | 708次组卷 | 30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1959年,文化部在全国各大城市举办“庆祝建国十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活动,35部优秀影片同时展出,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欢迎。这些影片还进入世界市场,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新中国电影创作进入了一个辉煌时期,电影界称之为“难忘的1959”,这一现象
A.是在“双百”方针指导下取得的文艺硕果
B.是改革开放的成果
C.推动我国出台“双百”方针
D.是“左”倾错误在文化领域的反映
7 . 1979年6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放开手脚大胆去写—三谈批透极左路线,贯彻“双百”方针》,1956年以来的双百方针得到恢复。下列适合双百方针主旨的口号是
A.“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B.“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C.“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D.“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
8 . 【加试题】20世纪60代,有学者发表《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从文章和书迹两个方面否定《兰亭序》是王羲之所作。后有人发表《<兰亭序>的真伪驳议》,表示不同意见。对此,该学者又写了《<驳议>的商讨》以作回应。毛泽东当年对此形式颇表赞同。这种讨论方式说明
A.对历史真实性的追求重于对历史的价值判断是史学家的使命
B.学术争论以澄清事实为鹄的,并不承载还原历史真实的责任
C.历史学应像其它社会科学一样提倡百家争鸣,而非定于一论
D.历史的价值判断往往导致历史学家对历史事实的倾向性选择
2017-04-17更新 | 2597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北省承德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9 . 下列关于“百花齐放”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是毛泽东提出的
②是关于生产问题的
③是关于艺术问题的
④是关于学术问题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10 . 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针对戏曲问题提到:“百花齐放是文艺界提出的,后来有人要我写几个字,我就写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毛泽东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激发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B.为“双百”方针提供理论基础
C.强调戏曲应居于文艺界的核心D.帮助戏曲艺术走独立发展之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