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双百”方针的提出与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下图是1957年周恩来总理看绍剧《大闹天宫》后,怀抱演员小六龄童留影。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科学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繁荣景象的一个缩影。出现这一繁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B.周恩来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的推动
C.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D.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高涨
2 . 新时期以来,邓小平强调:“无论如何,思想理论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一定要坚决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是三中全会决定了的,现在重申一遍,不允许有丝毫动摇”。据此我们可以判断
①“双百”方针得到恢复
②新时期文化事业又走上了健康的轨道
③“双百”方针具有长久性的指导意义
④文化事业成为我党的工作重心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 . 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骕因批评前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5月,周恩来同中科院负责人谈话时指出:“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对一切科学,都要这样。”该讲话(  )
A.体现了“二为”要求
B.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C.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D.明确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1956年5月26日,中宣部长陆定一在阐述毛泽东提出的一项方针时指出:“文艺工作,如果‘一花独放’,不论那朵花怎么好,也是不会繁荣的。……有了对独立思考的鼓励,有了自由讨论,学术就能迅速发展。春秋旧中国时代同现在的情况是大不相同的。”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提出这一方针的主要目的是( )
A.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
B.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C.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学艺术水平
D.指出文艺工作要为工农阶级服务
2016-11-27更新 | 278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956年,党和政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共同作用是
A.调动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B.促进科技与文艺领域的繁荣
C.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D.推动国民经济调整的顺利完成
2016-11-27更新 | 472次组卷 | 3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卷
6 . 1957年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题为“高等工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问题”的文章,对清华大学的教学思想提出了不同意见,与清华园内的潮流相背,引发了一场历时三个月的大辩论。清华报刊连篇累牍地刊登批判钱伟长的文章,并最终把他打成了“右派”。这在当时违背了
A.“百花齐放”的方针
B.“百家争鸣”的方针
C.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
D.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
2016-11-27更新 | 392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北省辛集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历史试题
7 . 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①是在三大改造的背景下提出的
②强调艺术上的“百花齐放”,学术上的“百家争鸣”
③促进了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领域的繁荣
④涌现出《定军山》《渔光曲》等优秀电影作品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毛泽东提出了“双百方针”。该方针提出的历史背景是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B.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C.“文革”期间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9 . 下列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百花齐放是针对文学艺术的不同风格而言B.百家争鸣是针对科学上的不同学派而言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D.这一方针在贯彻过程中留下了深刻的经验和教训
10 . 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为此,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毛泽东的意见体现了
A.“百家争鸣”的方针
B.“百花齐放”的主张
C.“文化革命”的观点
D.“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016-08-16更新 | 499次组卷 | 47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