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双百”方针的提出与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早期,香港影片在上海上映时场面火爆,除少数戏曲片外,几乎场场满座。而国产电影,尤其是反映“大跃进”的影片,上座情况却相形见绌。这一现象(     
A.导致了文艺方针的调整B.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
C.反映了文艺方针的成效D.引发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 . 1956年8月,我国全国遗传学座谈会在青岛召开,会议明确地表示:“学术上的不同见解要通过自由讨论和科学实践去解决。”由此可知,此次会议体现的方针是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B.“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C.“执法必严,违法必究”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022-02-1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人民日报》模仿苏联《真理报》每天在头版头条刊登一篇2500字的社论,且只登载歌功颂德的文章。1956年7月1日,《人民日报》改版,采取“扩大报道范围”“开展自由讨论”等举措后,小说、诗歌等多种文学样式见诸报端。这一转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意识形态的重大转变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C.“双百”方针的提出D.对苏联经验教训的反思
4 . 1956年下半年至1957年,我国科技文化界以《十五贯》的公演、《人民日报》改版、青岛遗传学座谈会的召开和音乐民族形式的争论等为标志,出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这反映出当时我国(  )
A.科技文化走向自主创新的道路
B.“科教兴国”战略已取得初步成就
C.科技文化方针得到贯彻和落实
D.科技文艺界实现思想路线拨乱反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时期,郭沫若认为始于战国,范文澜认为始于西周。当时,有些学者要中央宣传部决定谁对谁错,但中央认为,这是学术问题,要凭考古工作者发掘出来的实物,由历史学家自己去讨论决定。这反映了(  )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B.左倾思潮在史学界的泛滥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D.历史研究难以有正确结论
6 . 1956年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指出:“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二千年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派,诸子百家,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毛泽东当时强调的这种方针,针对的是
A.政治领域B.科学文化领域C.经济领域D.外交领域
2020-12-14更新 | 223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海子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949年以后,特别是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中国大陆史学界围绕着中国古史分期问题、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汉民族形成问题等五个基本理论问题展开的大规模讨论和争鸣,这被称为史学界的“五朵金花”。当时“五朵金花”的讨论
A.有利于唯物史观的普及
B.显现史学研究的碎片化
C.导致了双百方针的中断
D.加速史学理论的本土化
8 . 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①是在三大改造的背景下提出的
②强调艺术上的“百花齐放”,学术上的“百家争鸣”
③促进了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领域的繁荣
④涌现出《定军山》《渔光曲》等优秀电影作品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