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双百”方针的破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文艺界出现了“八亿人口八个戏”的现象,如图属于“革命样板戏”的是
A.B.C.D.
2019-12-0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12月5日《每日一题》必修3- “双百”方针的曲折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国际上开始出现大规模的反共反社会主义高潮。在中国毛泽东阶级斗争的弦一下又绷紧起来,越来越强调阶级斗争,并用阶级斗争的观点来解释“双百方针”,强调其阶级斗争的功能,从而导致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思想出现失误,并造成对知识分子认识上的偏差。这说明
A.“双百”方针争议很大
B.“双百”方针得到了较好贯彻
C.文艺工作者不懈努力地工作
D.文艺与它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
3 . 在历史探究课上,几位同学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展开了讨论。下面四位同学的观点正确的是
A.甲:“双百”方针是指在学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艺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B.乙:“双百”方针的实施过程历尽曲折
C.丙:“百家争鸣”就是学者可以自由发表任何言论
D.丁:“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与春秋战国时极为相似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某时期新华社通告:北京大学自称在半个月内完成680项科研项目,超过了过去三年科研项目的总和,其中100多项是尖端技术,有50多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下列相关评述正确的是(  )
A.一五计划实施极大地激发科研热情B.“左”倾错误波及到了科研领域
C.“文革”动乱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D.改革开放推动了科学的春天到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但在贯彻过程中曾历经曲折,主要原因是
A.“百花齐放”使大部分文艺作品偏离了主题
B.“百家争鸣”仅仅局限在科学上的不同派别
C.这一方针否认了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的社会现实
D.将学术问题看成政治问题,将学术争论看成是阶级斗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从1977年开始,台湾歌星邓丽君的磁带通过走私进入大陆,经过转录,在民间广泛流行。1980年中国音协召开西山会议,焦点是‘邓丽君歌曲是靡靡之音、黄色音乐’的讨论与批判。这时的舆论,尤其是老音乐家们认为邓丽君的一些歌曲内容比较灰暗、颓废。”这反映了( )
A.大陆双百方针在恢复中受到“左”的思想干扰
B.虽然一国两制已经写进宪法,但两岸关系依然紧张
C.邓丽君的歌曲格调不高,不符合大陆双百方针的精神
D.邓丽君作为“台独”势力的代表遭到大陆的抵制
8 . 1957年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题为“高等工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问题”的文章,对清华大学的教学思想提出了不同意见,与清华园内的潮流相背,引发了一场历时三个月的大辩论。清华报刊连篇累牍地刊登批判钱伟长的文章,并最终把他打成了“右派”。这在当时违背了
A.“百花齐放”的方针
B.“百家争鸣”的方针
C.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
D.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
2016-11-27更新 | 392次组卷 | 16卷引用: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7单元第20课《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同步训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1980年初,风光片《三峡的传说》插曲《乡恋》经中央电视台播出后风靡全国,但因唱法上的创新遭到了来自各方的质疑,被批为“靡靡之音”而被禁播3年,其说明
A.改革开放还未实行
B.“不结盟”外交正推行
C.“文革”理论未被否定
D.“双百”方针贯彻的必要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