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学的主要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小说《追忆似水年华》以19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巴黎社会为背景,既有对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作者自我内心经历的记录。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只有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该作品所属的流派是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2021-03-19更新 | 34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部分四星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870年,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发表了短篇小说《竞选州长》,描写的是“我”作为独立党候选人在参加纽约州州长的竞选时,不断遭受到民主党和共和党的诬蔑和打击,最终被迫放弃了竞选。该作品
A.体现了现代主义的文学风格B.讽刺了资本主义政治的虚伪
C.揭露了西方政党制度的本质D.抨击了美国联邦制度的弊端
2021-03-12更新 | 350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法国社会将成为历史家,我只应该充当他的秘书,编制恶习与美德的清单,搜集激情的主要表现,刻画性格,选取社会上的重要事件,就若干同质的性格特征博采约取,从中糅合出一些典型。”下列作品符合这一评价的是
A.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B.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C.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D.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2021-03-02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西方某文学流派“作品充满神秘色彩,虽然不排斥现实主义描写,但它描写现实,纯粹是要烘托、抒发作家的爱与憎以及他向往中的主观世界。”最符合上述创作风格的作品是
A.《巴黎圣母院》B.《人间喜剧》C.《母亲》D.《老人与海》
2021-02-28更新 | 11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5 . 有一部作品,描绘了一座中世纪城市的生活,其活动场所和重心在珍藏着城市梦想的大教堂,男主人公虽然身体扭曲但内心忠诚,女主人公外表美丽但意志坚定。与这部作品风格相似的是
A.《唐璜》B.《安娜·卡列尼娜》
C.《老人与海》D.《等待戈多》
2021-02-26更新 | 8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这种思潮是一个成分复杂的混合体,既包含着对理性的愤慨,也包含着对现实的仇恨:在价值取向上或憧憬未来,或眷恋往昔,惟独对现实社会充满了怨恨和愤想:在表现形式上则崇尚真挚炽烈的情感、一尘不染的自然情调和神秘诡异的奇思异想。”下列体现这种思潮的文学作品是
A.《母亲》B.《大卫.科波菲尔》
C.《巴黎圣母院》D.《等待戈多》
2021-02-13更新 | 20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世纪美国作家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描述了春天来临后的瓦尔登湖。“春光来临之前的一切琐碎事”,都在春光的照耀下变得微不足道。“春天的来临,很像混沌初开,宇宙创始,黄金时代的再现。”下列文学作品与该作品风格相似的是
A.《红与黑》B.《人间喜剧》
C.《西风颂》D.《百年孤独》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创作于1929年并在1935年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魔山》中写道:“时间,是一条由纯粹没有长度的点构成的线——对此说法,不幸没命了的纳夫塔多半会问,纯粹没有长度的点怎么成得了线呀?——这意味着,时间悄悄地,不露形迹地,然而却孜孜不倦地持续起作用,促成了一个接一个的变异。”该作品的艺术风格应属于
A.新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9 . 文学史是一部以重点作家、作品为基础,表述人类争取精神解放(即心灵自由)的人学艺术史,它既有艺术的鲜活性,又是人类精神解放的年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浪漫主义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西方文学。雨果的著名论点“浪漫主义的真正定义不过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而已”,正是因其响亮地呼喊出冲破旧的人学,创立新人学的时代新声而显得光彩夺目。经过一阵浪漫主义的热潮之后,人们看到启蒙思想家所宣称的资本主义现实,却是一个充满尖锐冲突的社会。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便随之产生。作为思潮和流派,我们认为:现实主义文学的上下限应界定为,从19世纪30年代兴起,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但应明确,其中含有界限分明的前后两大文学思潮,即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和20世纪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批判现实主义思潮乖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比较起来,它们的人学内涵却有着根本区别,前者重在暴露社会上层的灵魂丑恶,揭示社会下层的苦难遭遇,后者“作为革命机器上的齿轮和螺丝钉”贝旨在表现下层群体的斗争和翻身,展示精神上获得的解放和自由。现代主义文学滥觞于20世纪之初(准确说是两个世纪之交)。现代主义文学以解剖自我和弘扬个性为己任,旨在表现意识之下的深层情感和探索心理的深层真实,反对现实主义的浅层真实和浪漫主义的放浪失实。

——摘编自杨昌龙《以人学为基点的回顾和展望—一对西方文学史的宏观思考》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欧洲思想领域有何反应?
(2)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阶段概述西方“人学”的发展特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针对世界文学,韦勒克总结为:“就诗歌观来说是想象,就世界观来说是自然,就诗体风格来说是象征与神话。”席勒曾这样评论:“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现实。”他们共同评价的作品是
A.《人间喜剧》B.《等待戈多》C.《红与黑》D.《巴黎圣母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