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学的主要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他们放弃了形象塑造与戏剧冲突,运用支离破碎的舞台直观场景、奇特怪异的道具、颠三倒四的对话、混乱不堪的思维,表现现实的丑恶与恐怖、人生的痛苦与绝望。“他们”的作品
A.描述主观内心世界,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B.揭露批判社会黑暗,冷静思考客观现实
C.捕捉世界的光与色,主张抒发自我个性
D.出现反传统的倾向,强调个人主观感受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1776年,德国剧作家克林格尔在作品《狂飙突进》中宣扬反抗精神,将古典主义戏剧所尊本的一切规则都视为违反自然的清规戒律。剧中的主人公维尔德说:“让我们发狂大闹,好像狂风中屋顶上的风标。”该作品
A.摒弃了人文主义的价值追求B.深刻剖析了社会生活的本质
C.凸显了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D.体现了对“理性王国”的反思
3 . 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小说家塞林格的代表作《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中学生霍尔顿·考尔菲德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厌烦了学校的一切,在多次被学校开除后开始了三天游荡生活。作者以霍尔顿游荡过程中的言行和内心世界的探索为主要内容,折射出愤怒与焦虑的时代主题。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A.贫富悬殊及社会矛盾尖锐B.文学艺术蓬勃发展
C.社会异化道德堕落的现象D.极力争夺世界霸权
2022-05-11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押题密卷(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某文学流派在体裁上以小说为主,以神奇、魔幻的手法反映现实生活,把神奇、怪诞的人物、情节,以及各种超自然的现象插入现实人物和情节中,使现实的政治社会变成一种人鬼难分、幻觉和现实相混合的现代神话。下列文学作品属于该流派的是
A.《雾都孤儿》B.《日戈瓦医生》
C.《百年孤独》D.《寂静的春天》
2022-04-04更新 | 25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2·江苏南通·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意大利出现的一个艺术流派主张彻底抛弃艺术遗产和传统文化,歌颂机器和都市混乱,赞美速度美和力量,以打破理性的形式规范和自由不羁的语句随心所欲地进行艺术创作。这种艺术主张
A.体现了唯美浪漫的特点B.突显了理性主义的思想
C.遵循了写实主义的原则D.强调艺术家的主观感受
2022-03-23更新 | 13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以斯坦因为代表的青年作家通过对语言和标点符号进行实验、破环故事的叙述线索来表现世界的混乱和社会的失控。同时,德莱塞等作家仍采用细节堆积等自然主义手法,注意对细节的取舍,更看重故事的氛围,使作品富有诗意。这表明该时期的美国文学
A.浪漫主义开始兴起B.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并存
C.现实主义成为主流D.现代主义已占据统治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39年,苏联人勃兰切尔创作了一首名为《喀秋莎》的爱情歌曲,描绘了苏联春回大地时的美丽景色和一个名叫喀秋莎的姑娘对离家在外的情郎的思念。但是,这首歌曲在当年并没有流行,而是在两年后的苏联卫国战争中,伴着隆隆的炮火流传开来。这说明
A.文艺创作要符合时代的需要B.文艺作品也具有强大战斗力
C.人民认可的艺术才具有价值D.政治需要推动了文艺的发展
8 . 有人评论德国作家艾兴多夫(1826年创作的)著作《一个无用人的生涯》:“‘无用人’以建构精神理想为目的,不惜以放弃现实为代价……但是从另一方面说,“无用人”以矫枉过正的方式将精神、个性、情感和想象力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形成了一场情感风暴和理想风暴。”据此判断,该作品属于
A.启蒙文学B.浪漫主义C.现代主义D.现实主义
2021-09-06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基础性调研测试历史(选修)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这是一个低矮的建筑群,中间高高耸立着工厂烟囱的轮廓;一些积满污垢的窗户中透出依稀的亮光,外面的木架子上挂着五六盏昏暗的吊灯……;从这个淹没在黑夜和烟雾中的奇景怪影中,只传来一种声音,那是不知什么地方有一根排气管正在长时间地呼呼排气”。此段描写体现的文学形式是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现代主义D.苏联文学
2021-07-01更新 | 274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雪莱在《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中写普罗米修斯面对朱庇特的压迫毫不妥协,而是喊出:“只要你在天宫里做一天皇帝,我便一天不想安睡,一天不把头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作者以文学作为反封建工具B.浪漫主义追求自我与解放
C.该作品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D.普罗米修斯对现实的不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