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学的主要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8 道试题
1 . 卢梭认为,人类天性本善,原始人是“高贵的野蛮人”,原始社会最美好,知识的进步有害于人类的幸福。由此欧洲思想界形成了一种浪漫主义思潮。以下言论体现该思潮的是(     
A.“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
B.“理性是激情的奴隶。”——【英】大卫·休谟
C.“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卢梭
D.“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康德
2 . 狄更斯描写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这是最好的时候,这是最坏的时候……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前面有着各样事物,人们前面一无所有。”这表明工业革命(     )
A.引发了社会的动荡B.使民众与政府的矛盾不断加深
C.促进了经济的发展D.导致经济和民众生活产生反差
2022-01-03更新 | 307次组卷 | 25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有人评论德国作家艾兴多夫(1826年创作的)著作《一个无用人的生涯》:“‘无用人’以建构精神理想为目的,不惜以放弃现实为代价……但是从另一方面说,“无用人”以矫枉过正的方式将精神、个性、情感和想象力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形成了一场情感风暴和理想风暴。”据此判断,该作品属于
A.启蒙文学B.浪漫主义C.现代主义D.现实主义
2021-09-06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基础性调研测试历史(选修)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法国大文豪雨果称赞某文学家“笔直地奔向目标,抓住了现代社会进行肉搏。他从各方面揪过来一些东西,有虚像,有希望,有呼喊,有假面具。他发掘内心,解剖激情”。下列文学作品的写作手法与与雨果赞美的文学家作品风格最为相似的是
A.B.
C.D.
2021-09-01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15届高三高考打靶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雪莱在《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中写普罗米修斯面对朱庇特的压迫毫不妥协,而是喊出:“只要你在天宫里做一天皇帝,我便一天不想安睡,一天不把头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作者以文学作为反封建工具B.浪漫主义追求自我与解放
C.该作品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D.普罗米修斯对现实的不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据此判断,这些文学作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大为失望
B.工业革命后,各国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C.经济危机导致社会问题更加突出
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的反映
2021-04-01更新 | 488次组卷 | 64卷引用:2011届江苏省姜堰市二中高三上学期学情调查(三)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恩格斯说:“当法国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成为现实的时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决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下列文学作品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安娜·卡列尼娜》B.《老人与海》
C.《大卫·科波菲尔》D.《巴黎圣母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在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出现了一种文学流派“愤怒的青年”。这些人对于当时西方社会的种种现象感到不满,进而进行批判,对上层社会的虚伪和势利表示厌恶。在美国也流行“垮掉的一代”文学,反映了美国当时一大批年轻人的心态。这些文学流派
A.典型地再现二战后社会风貌B.反映战后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
C.反对封建制度抒发爱国情怀D.表达了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在作家叙述的故事里,浪漫主义的幻想和温情常常是主人公不幸的主观根源,而金钱和权力则是构成不幸的社会根源。”材料中作家所属的文学流派与下列作品一致的是
A.B.
C.D.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格特鲁德·斯坦因(1874—1916)对一战爆发后聚集在巴黎的一群美国知识分子和文人有一个特定的称谓“你们是垮掉的一代”。其作品不主张去再现生活,而是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这一代人创作的文学作品的是
A.《巴黎圣母院》B.《人间喜剧》
C.《安娜·卡列琳娜》D.《老人与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