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20世纪的世界文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在艺术手法上打破了传统的戏剧结构,用不合逻辑的情节、性格破碎的人物、机械重复的戏剧动作和前言不搭后语的枯燥语言来从总体上体现世界荒诞的根本主题。这反映的文艺风格是(     
A.浪漫主义B.批判现实主义C.印象主义D.现代主义
2021-03-17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农垦佳木斯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这是忍不住的痛苦的嗷叫,这是各种束缚、矛盾、荒诞的东西和不合逻辑的事物的交织,这就是生命。”符合该描述的文艺流派是
A.浪漫主义B.新古典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通过讲述霍尔顿离开学校后在纽约闯荡三天的经历,真实反映出美国传统教育和价值观对青少年自由天性的压抑,强烈表达了他们的孤独、苦闷、彷徨以及对充斥全社会的虚假、伪善、丑恶的愤懑与抗议。和该作品属于同一派别的艺术作品是
A.《巴黎圣母院》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雾都孤儿》D.《等待戈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著名诗人叶芝在评论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时写道:“写的既不是眼睛看到的,也不是耳朵听到的,而是人的头脑从一个片刻到另一个片刻进行着的漫无边际的思维和想象的记录,其永恒魅力就在于它展示灵魂漂泊的独特方式。”这一评价从侧面反映出
A.现代主义文学强调内心感受
B.浪漫主义强调理想和想象
C.现实主义对现实的客观描写
D.现实主义着力描写生活细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至于他那两只脚,有时每只脚都穿一只短袜,或者一只脚穿短袜,另一只脚穿长袜,或一只靴子,或一只鞋,或一只拖鞋,或一只短袜和靴子,或一只短袜和鞋子,或一只短袜和拖鞋,或一只长袜和靴子。或一只长袜和鞋,或一只长袜和拖鞋。”这种文学形式主要反映了现代西方
A.乐观向上的浪漫主义精神
B.人口素质的提高
C.心灵的迷茫、虚无和痛苦
D.经济的迅速发展
6 . 文学艺术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面对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等社会危机的冲击,人们陷入苦闷、迷茫、虚无之中。由此,西方文艺作品出现了夸张、怪诞的表现手法。下列作品能突出反映这一特点的是
A.《恰尔德•哈罗德游记》
B.《战争与和平》
C.《等待戈多》
D.《母亲》
2018-11-24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1952年上演的戏剧《等待戈多》中的“戈多”,人们望眼欲穿地盼着他到来,但他始终没有露面。他是什么人?要来干嘛?人们为什么等他等等,都是一个谜。该作品创作风格属于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1967年,马尔克斯出版《百年孤独》,作品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巧妙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1982年,瑞典文学院认为马尔克斯“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天地”“汇聚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因而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这一作品
A.属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B.是大萧条冲击下的产物
C.真实再现了当时的生活D.渲染了人们的彷徨迷茫
9 . 戏剧《等待戈多》,1953年在巴黎上演后竟然引起全城轰动,连续演了300多场而不衰,以至于当时连熟人间打招呼都说:“你在干嘛?”“我在等戈多”。这一现象
A.反映了民众理想破灭、恐慌纷乱、寻求自我的心境
B.体现了民众对战争创伤和社会危机的淡定应对精神
C.表明了二战后西欧经济重现繁荣的景象
D.说明了现代主义成为当时主流艺术形式
2017-10-17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高二的小明已将戏剧《等待戈多》看了三次仍是一头雾水,其主要原因是(     
A.小明的文化素质太低
B.作品集中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危机,令人颓废
C.作品描写了社会历史的演变,时间空间跨度太大
D.现代主义文学的表现手法所决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