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20世纪的世界文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发表于1922年的英国长诗《荒原》,思维上的跳跃很大,意象之间、场面之间的衔接常常很突兀,诗人的情绪深藏在那些奇特的意象和象征后面,这些意象和象征与诗人的感情相对应。该作品
A.歌颂了人的本能感情B.直面社会现实的黑暗
C.体现了反传统的特征D.反思理性王国的弊端
2 . 20世纪初,某亚洲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获奖评语写道:“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该作品
①是亚洲第一部获得该奖项的作品
②作者是日本人
③体现了民族特色与欧美文学的融合
④说明亚洲文学已经获得世界的承认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2021-08-2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913年,泰戈尔凭借其著名长诗《吉檀迦利》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这样写道,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 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该评语
A.充分肯定了东方文学成就B.强调英国殖民印度的功绩
C.暗含着西方中心论的思维D.支持浪漫主义的文学风格
4 . 印度作家泰戈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为:“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该颁奖词折射出
A.泰戈尔利用英语来取悦大赛评委
B.印度曾经是英国统治下的殖民地
C.语言成为沟通东西方文学的桥梁
D.是否熟练掌握英语成为获奖关键
2020-03-01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这样评价一位文学家的作品:“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下列文学作品符合这一评价的是
A.《唐璜》
B.《西风颂》
C.《约翰·克里斯多夫》
D.《吉檀伽利》
6 . 1913年,泰戈尔凭借其著名长诗《吉檀迦利》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这样写道:“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该评语体现出泰戈尔的作品( )
A.充满了浪漫主义的精神B.代表了东方文学的最高水平
C.体现了东西文化的融合D.反映了民族独立的迫切要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