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20世纪的世界文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英国小说家康拉德(1851—1924)的代表作《吉姆爷》常常给间接引语加上引号,而伍尔夫(1881—1941)的《到灯塔去》中,加了引号的不一定是说出来的话,那些真正的对话则往往不带引号。这类文学作品(     
A.展现真实生活B.强化直观印象
C.形式标新立异D.深受网络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二战后,西方各国的书刊市场上,各种通俗文学、消遣性杂志盛行。通俗文学大多出自文坛上并无地位的作者之手,主要以其曲折和紧张的故事情节,奇特的设想、悬念、推理吸引读者。这种现象说明当时(       
A.市场需求影响文化创作B.人们欣赏品位越来越低
C.艺术的多样性受到冲击D.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盛行
2023-03-06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部分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960年,塞内加尔作家乌斯曼发表小说(神的儿女)。小说描绘了独立前的塞内加尔工人住的是“破破烂烂的小屋,东倒西歪的小木板房”,工人的孩子们“没有一天吃过饱饭”在白人监工的住宅区,“庭院里葱绿的草皮剪修得整整齐齐……游廊披檐的柱子上爬着葡萄蔓和长春藤”。作者意在表达(       
A.对原宗主国罪恶的谴责B.对种族隔离政策的愤怒
C.对社会贫富分化的不满D.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
4 . 1953年5月问世的苏联小说《解冻》,描述了几对男女,起初不能正常地表达自己的感情,生活苦闷;春寒之后,他们疯狂追求爱情;还描述了一位厂长,只抓生产不顾职工生活,结果职工宿舍倒塌,造成灾难。此后,这类文学作品被称为“解冻”文学。对“解冻”一词理解准确的是
A.强调了文学应该服务于政治B.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C.破除斯大林时代的思想束缚D.揭露了赫鲁晓夫改革的弊端
2022-05-07更新 | 163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鲁迅认为,高尔基不仅写出了“老俄国人的生态与病情”,“就是我们中国人看起来,也往往会觉得他好像讲着周围的人物,或者简直给自己的顶门上扎了一大针”。据此判断,高尔基的文学作品(     
A.有时代性和警醒作用B.改变了中国国民的性格
C.对世界文学影响深远D.唤醒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该派在哲学上受存在主义的影响,在政治上受无政府主义的影响,在生活上受纵欲主义的影响,而在文学上则深受自然主义和自发主义的影响,有阿仑·金斯堡为代表的垮掉派诗人,代表作是《呼号及其他》。该派
A.主要采取了传统的现实主义的手法B.突出强调理性
C.以非理性的原则反叛旧的文学传统D.语言华丽典雅
7 . 文学史是一部以重点作家、作品为基础,表述人类争取精神解放(即心灵自由)的人学艺术史,它既有艺术的鲜活性,又是人类精神解放的年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浪漫主义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西方文学。雨果的著名论点“浪漫主义的真正定义不过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而已”,正是因其响亮地呼喊出冲破旧的人学,创立新人学的时代新声而显得光彩夺目。经过一阵浪漫主义的热潮之后,人们看到启蒙思想家所宣称的资本主义现实,却是一个充满尖锐冲突的社会。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便随之产生。作为思潮和流派,我们认为:现实主义文学的上下限应界定为,从19世纪30年代兴起,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但应明确,其中含有界限分明的前后两大文学思潮,即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和20世纪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批判现实主义思潮乖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比较起来,它们的人学内涵却有着根本区别,前者重在暴露社会上层的灵魂丑恶,揭示社会下层的苦难遭遇,后者“作为革命机器上的齿轮和螺丝钉”贝旨在表现下层群体的斗争和翻身,展示精神上获得的解放和自由。现代主义文学滥觞于20世纪之初(准确说是两个世纪之交)。现代主义文学以解剖自我和弘扬个性为己任,旨在表现意识之下的深层情感和探索心理的深层真实,反对现实主义的浅层真实和浪漫主义的放浪失实。

——摘编自杨昌龙《以人学为基点的回顾和展望—一对西方文学史的宏观思考》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欧洲思想领域有何反应?
(2)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阶段概述西方“人学”的发展特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