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20世纪的苏联、亚非拉文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54年5月,作家爱伦堡发表了小说《解冻》,小说塑造了一群备受创伤委屈的群像。由此在苏联所谓“解冻文学”盛极一时,出现了文学上的“春暖解冻”时期。该现象(     
A.导致苏联开展对斯大林模式的直接批判
B.反映苏联社会主义文化迎来发展的春天
C.反映苏联文化受到西方国家的深刻渗透
D.反映苏联人民对历史和现实进行的反思
2 . 1913年,泰戈尔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这样写道:“……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从这一评语可知当时世界文学的发展特点是
A.东方文化努力看齐西方B.东方文学从属西方文学
C.世界文化重心逐渐东移D.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互鉴
2022-06-05更新 | 89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状况,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其创设的故事与人物,就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

材料一 《官场现形记》,晚清李伯元著谴责小说,它由30多个相对独立的官场故事连缀起来,是清朝晚期文学代表作品之一。其部分故事摘抄如下:

陕西同州府朝邑县赵温进京赶考,因拜礼太少而会试落榜,最后只好在京城里用钱捐了个官,做了赵中书……江西代理巡抚何某,悼号“荷包”,平生爱钱。三弟“三荷包”同样是个无底洞。两个“荷包”分赃不均而失和,抖出以前许多卖官鬻爵的旧账……“外国人劝山东巡抚做生意,候补通判陶子尧趁机上条陈,大讲“整顿商务”,被巡抚派往上海购买机器。陶子尧在上海被骗子魏翩仞、买办仇五科合伙骗去几万两银子,弄得狼狈不堪。幸好有山东试用府吏周因从中帮忙,此事才了结。周因得陶谢礼,前往浙江,协助旧交浙江巡抚刘中远办洋务。周与文案戴大理钩心斗角,互相拆台……

材料二1954年爱伦堡发表了小说《解冻》。该作品一改斯大林时代粉饰歌颂的文学风格,将苏联社会生活的阴暗面展现在人们面前。作者笔下的主人公茹拉甫辽夫是苏联某工厂的厂长,他思想保守,没有人情味。为追求生产指标,他将工人盖宿舍的钱用来造车间,却最终因工棚倒塌造成死亡事故而被撤职。小说发表后引起了轰动,催生了一大批类似的作品,形成了蔚为壮观的“解冻文学”潮……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后,“解冻文学”走向低潮。

——摘编自李华《赫鲁晓夫与苏联“解冻文学”潮流》等

材料三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兴起一股要求清除文革恶果,探讨其历史根源的文学称为“伤痕文学”。1978年初卢新华发表了短篇小说《伤痕》。故事描写了一位年轻的红卫兵王晓华在极左思想影响下,坚决同自己的“叛徒”母亲断绝关系。九年后,当母亲的冤案平反,觉醒的王晓华去看望母亲,母亲却在几个小时前离开了人世。小说从侧面揭示了文革十年活劫在人们心灵刻下的难以弥合的伤痕,因此一发表就引起了共鸣。此后,中国文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

——摘编自杨民《“解冻文学”与“伤痕文学”前后的中苏文艺政策》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官场现形记》所包含的历史现象。
(2)依据材料二、三比较苏联“解冻文学”与中国“伤痕文学”的异同,并分析不同的原因。
2022-02-1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期第三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4 . 十月革命之后不久,苏俄出现了"苏维埃文学",其作品着重描写苏维埃政权在血与火中顽强诞生的过程及新政权建立后在各个方面的开创性业绩,表现无产阶级的战斗豪情,歌颂革命领袖和斗争英雄,揭露和鞭挞阶级敌人。这种浪漫主义的潮流与同一时期西方现代主义的迷茫和颓废形成鲜明对比。这体现出了
A.革命激发的创作热情B.一战带来的心理创伤
C.两种文学流派间的风格区别D.思想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发轫于20世纪20年代,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鼎盛阶段,成为20世纪拉丁美洲最重要的文学流派,至今仍在西方文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以小说为主要题材,以神奇魔幻的手法反映现实生活。由此可知,属于该流派的是
A.《百年孤独》B.《等待戈多》C.《人间喜剧》D.《巴黎圣母院》
6 . 下图是20世纪三部重要文学作品的封面。这些作品反映了
A.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批判B.世界当代文学的交流融合
C.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切D.现实主义文学的蓬勃兴起
7 . 斯大林特别关注文学事业,苏联人民委员会1939年12月20日决议设立斯大林文学奖。苏联作品《格瓦迪·比格瓦》《幸福》《暴风雨》《我们是苏维埃人》以及1951年中国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白毛女》等都获得斯大林文学奖。这反映出
A.文学奖的设立促进了文学事业的发展B.斯大林喜欢文学作品促进小说繁荣
C.获奖作品都是社会主义建设成就题材D.新时期中国文学完全受斯大林影响
2020-12-29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多悦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哥伦比亚的哪一位著名作家的《百年孤独》曾荣获了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
A.鲁迅B.泰戈尔C.马尔克斯D.雨果
2020-10-2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下列关于长篇小说《母亲》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歌颂了俄国工人阶级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代表作
③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④创作于十月革命胜利后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10 . 泰戈尔是印度著名的诗人;1913年,他凭借其著名长诗《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评语写道:“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使他思想成为西方文学一部分的首要前提是
A.工业革命B.殖民扩张C.世界市场形成D.世界各地联系加强
2020-02-05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