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20世纪的苏联、亚非拉文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1985年起苏联“改革文学”兴起,下表中的三部小说都是在改革初年最早面世的对现实生活进行暴露和控诉的文学作品,其直面困境的创作倾向无疑与当时的社会氛围相吻合。据此分析,这一时期的“改革文学”(     
作者作品发行时间评价
拉斯普京《火灾》1985年这部小说被认为是一部及时的作品,因为它发出“火灾”警报,召唤人们去扑灭会对传统道德构成威胁的“社会火灾”。
阿斯塔菲耶夫《悲伤的侦探故事》1986年小说主人公的诘问当然就是作家本人的诘问,他这部小说也被视为他面对现实喊出的“高声忏悔”。
艾特马托夫《断头台》1986年以他一贯的神话现实主义手法针眨时弊,将自然和精神生态同时滑坡的场景展现给读者。
A.主张放弃社会主义制度B.否定了原有的苏联体制
C.为新改革创造社会舆论D.抨击了戈尔巴乔夫改革
2 . 十月革命之后不久,苏俄出现了"苏维埃文学",其作品着重描写苏维埃政权在血与火中顽强诞生的过程及新政权建立后在各个方面的开创性业绩,表现无产阶级的战斗豪情,歌颂革命领袖和斗争英雄,揭露和鞭挞阶级敌人。这种浪漫主义的潮流与同一时期西方现代主义的迷茫和颓废形成鲜明对比。这体现出了
A.革命激发的创作热情B.一战带来的心理创伤
C.两种文学流派间的风格区别D.思想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3 . 1913年,泰戈尔凭借其著名长诗《吉檀迦利》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这样写道,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 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该评语
A.充分肯定了东方文学成就B.强调英国殖民印度的功绩
C.暗含着西方中心论的思维D.支持浪漫主义的文学风格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928 年发表的小说《雨》取材于印第安雨神崇拜观念。讲述大早时节,一个小男孩突然出现,一边撒尿一边唱歌:“大水冲来了,人们快跑啊!”被人收养后,有一天天气突变,小男孩却失踪了,在寻找男孩过程中,却迎来了盼望已久的滂沱大雨。该部小说体现的风格是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代主义
D.魔幻现实主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悄节线索。它大体以叙述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活动为轴心,穿插描写了大量的人物事件,可以说是在一部主要小说上派生着许多独立成篇的其他小说,也可以说是一部交织着好几个主题曲的巨大交响乐。与其风格相似的是
A.B.C.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