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20世纪的苏联、亚非拉文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1960年,塞内加尔作家乌斯曼发表小说(神的儿女)。小说描绘了独立前的塞内加尔工人住的是“破破烂烂的小屋,东倒西歪的小木板房”,工人的孩子们“没有一天吃过饱饭”在白人监工的住宅区,“庭院里葱绿的草皮剪修得整整齐齐……游廊披檐的柱子上爬着葡萄蔓和长春藤”。作者意在表达(       
A.对原宗主国罪恶的谴责B.对种族隔离政策的愤怒
C.对社会贫富分化的不满D.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
2 . 1953年5月问世的苏联小说《解冻》,描述了几对男女,起初不能正常地表达自己的感情,生活苦闷;春寒之后,他们疯狂追求爱情;还描述了一位厂长,只抓生产不顾职工生活,结果职工宿舍倒塌,造成灾难。此后,这类文学作品被称为“解冻”文学。对“解冻”一词理解准确的是
A.强调了文学应该服务于政治B.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C.破除斯大林时代的思想束缚D.揭露了赫鲁晓夫改革的弊端
2022-05-07更新 | 163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鲁迅认为,高尔基不仅写出了“老俄国人的生态与病情”,“就是我们中国人看起来,也往往会觉得他好像讲着周围的人物,或者简直给自己的顶门上扎了一大针”。据此判断,高尔基的文学作品(     
A.有时代性和警醒作用B.改变了中国国民的性格
C.对世界文学影响深远D.唤醒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
4 . 十月革命之后不久,苏俄出现了"苏维埃文学",其作品着重描写苏维埃政权在血与火中顽强诞生的过程及新政权建立后在各个方面的开创性业绩,表现无产阶级的战斗豪情,歌颂革命领袖和斗争英雄,揭露和鞭挞阶级敌人。这种浪漫主义的潮流与同一时期西方现代主义的迷茫和颓废形成鲜明对比。这体现出了
A.革命激发的创作热情B.一战带来的心理创伤
C.两种文学流派间的风格区别D.思想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文学进入当代时期,作家们逐渐从英雄主义的激情中转向战争本身的评议。如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不写指挥部的运筹帷幄和英雄的视死如归,而是通过战争中普通人的命运、心灵的创伤来表现战争给人们投下的巨大阴影。这反映出这一时期苏联文学
A.注重探讨自我价值和反思战争B.摆脱个人崇拜的枷锁
C.偏离了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方向D.重视客观描述历史真相
2021-07-29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A卷)试题
6 . 发轫于20世纪20年代,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鼎盛阶段,成为20世纪拉丁美洲最重要的文学流派,至今仍在西方文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以小说为主要题材,以神奇魔幻的手法反映现实生活。由此可知,属于该流派的是
A.《百年孤独》B.《等待戈多》C.《人间喜剧》D.《巴黎圣母院》
7 . 下图是20世纪三部重要文学作品的封面。这些作品反映了
A.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批判B.世界当代文学的交流融合
C.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切D.现实主义文学的蓬勃兴起
8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出现“黑色幽默派”,以嘲讽的态度表达对主流文化的不满,欧美“荒诞派”则力图反映实际的丑恶、虚无和人的不安,苏联和新中国文艺的内容则多反映革命和建设。20世纪下半期世界文学艺术的发展呈现出
A.相互借鉴的特点B.趋同化的倾向
C.固守传统的趋势D.多样性的特征
2020·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53年,苏联诗人别尔戈丽茨在本国某刊物上发表《关于抒情诗的对话》,指出“我们很多诗篇缺乏主要的东西,没有人情味,没有抒情主人公”。不久该刊物一改往日遵循官方节日传统的做法,在当年的5月1日第一版上刊登了整整一栏爱情诗。这一反传统的文学流派当属
A.“愤怒青年”B.“黑色幽默”
C.“垮掉的一代”D.“解冻文学”
2020-03-16更新 | 183次组卷 | 6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列作品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题。这一主题是
A.爱国主义和民族斗争精神
B.反封建残余
C.现代主义
D.浪漫主义
2019-07-1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